中国水利网站讯 (记者 苏冠群)为做好水利普查工作,江苏省启东市始终坚持“不减少任何一个普查环节,不改变任何一个普查指标,不漏查任何一个普查对象”的原则,不等不靠、超前谋划,早计划、早安排、早行动,主动作为,确保各项工作都能又好又快地提前完成。
普查伊始,启东市立足方案、经费、人员和基础资料收集等“七个到位”,超前谋划前期准备工作。在普查员培训中紧紧围绕“查什么”、“谁来查”、“怎样查”进进行全面辅导,使其通过培训即可上岗工作,做到了培训到位。为将宣传实施到位,市水利普查领导小组副组长、市水利局局长高广军回答记者提问,并在《今日启动》上刊载。市水普办借“世界水日”、“中国水周”黄金时机印制宣传品、发放水普环保宣传袋,并多次在广场和乡镇设置宣传台进行宣讲,为水利普查创造了良好的舆论氛围。为做到数据审核督察到位,还办定期或不定期地通过听取汇报、现场抽查、重点检查等方式,对基层进行督促检查,对上报数据按照“五步审验法”进行数据审核,发现问题及时整改,确保了清查成果的准确可靠。
在普查工作实施中,启东市水普办还注重人尽其才,将具有农业普查、人口普查经验的人员吸收到市水普办工作,并充分利用具有丰富水利专业知识的人员参与普查数据的审核,同时还启动人脉资源收集相关数据。在强有力的人才资源支撑下,启东市在提前两个月完成对象清查登记和三轮人工审核和整改工作后,迅速理清思路,及时将工作重心转移到普查数据获取阶段,提前完成了水利工程、经济社会用水、行业能力建设等多个专业普查表静态数据的收集和空间数据采集工作。
启东市南濒长江,东北临黄海,域内沟河纵横,水网密布,上世纪90年代初虽对三级及以上河道进行过普查,但不仅内容仅限于河道长度、走向、设计标准和桥梁座数等,而且普查结果都是纸质档案,加之大多数水利工程年久失修,拆建改造信息等都是相互独立的纸质文件,难以满足水利现代化管理的需求。特别是近年来一大批国内外企业落户启东,沿江沿海的涉水工程建设不断增多,为加强涉水工程管理和确保防汛安全,也急需翔实可靠的基础资料。同时,为贯彻落实国家和江苏省2011年1号文件提出的关于“加快水利信息化建设,全面实现水利现代化”的精神,启东市水普办又把水利普查与正在筹建的“启东市水利信息化管理系统”进行对接,在提前完成上级规定的普查内容的同时,又结合当地实际,对灌溉泵站、渠道、流动泵站、丰产沟、高效节水灌溉、引调水工程、乡级河及以上河流建筑物和水工用地占用情况、沿江沿海自围堤等进行了拓展和延伸。通过对每条河道、每座水利工程进行实地GPS定位和泵站流量、功率等数据实地复核,不仅可以对清查名录进行再次检验,而且使水利普查一举多得,成为一件为全市水利工程建管理积累丰富翔实的原始资料,为加快水利信息化管理系统建设奠定基础的好事。
来源:中国水利网站 2011年8月2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