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来,水利部坚持水利国际合作特色,持续扩大“朋友圈”,扎实推进项目建设,切实加强风险防控,稳妥推进水利“一带一路”建设取得显著成效。
·
高峰论坛硕果累累
2017年、2019年两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上,水利部均有工作纳入成果清单,目前均在有序推进,已取得实质进展:
——水利部与马来西亚自然资源部和波兰环境部分别签署的合作谅解备忘录被纳入首届论坛成果清单。
目前,中马、中波水利交流合作机制在备忘录框架下已转为常态化工作。
——与国家标准委、联合国工发组织签署的《关于协同推进小水电国际标准合作谅解备忘录》被纳入第二届论坛成果清单。
2019年11月,联合国工发组织发布由水利部主导编制的《小水电技术导则》全文;目前,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已正式发布《小水电技术导则》中的术语、选点规则、设计原则与要求等三个IWA33文件,是中国制定的第一个ISO/IWA标准;已通过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向国际标准化组织提出成立小水电技术委员会(TC)的申请。
·
构建密切伙伴关系网络
——与57个国家签署72份双边合作协议,建立32个双边固定合作交流机制,并与8个国际组织及相关国家签署了10份多边合作协议。
——推动国际小水电联合会、世界泥沙研究学会等一批国际学术组织将总部(秘书处)设在中国,支持中国专家在世界水理事会、亚洲水理事会、国际水利与环境工程学会、水土保持学会等十多个重要涉水国际组织担任领导职务。
·
着力推进水利“走出去”
近年来,水利部属单位共计开展百余个境外项目,包括中国政府战略性项目和市场运作商业项目,资金规模约520亿元,分布全球100多个国家和地区。部分项目成果显著,成为“一带一路”建设水利合作的闪亮“名片”:
——2015年,习近平主席和巴基斯坦总理谢里夫共同揭牌成立中巴小型水电技术联合研究中心,中心目前已全面建成,在此基础上建设的中巴小型水电技术“一带一路”联合实验室于2019年被认定为国家首批“一带一路”联合实验室。
——2020年,在中国科协“一带一路”国际科技组织合作平台建设项目框架下,“一带一路”河湖生态保护技术联合培训中心启动,首批培训“一带一路”国家人员60名。
——巴基斯坦风光互补项目成为央视选入丝绸之路宣传片的首个能源项目。
——中哈霍尔果斯了解最新苹果版体育投注平台 冰湖泥石流防护工程、中哈苏木拜河引水工程改造、援孟加拉国防洪规划、援印度尼西亚杰那拉塔水坝和里阿克瓦水坝的可行性研究等一批重点项目顺利实施。
·
夯实民心相通
——为来自112个国家的3000多名水利技术人员和政府官员提供培训,实现了培训地点从境内到境内外、线上线下,培训形式从多边到多双边,培训语言从英语单语种到英、法、俄、越、西多语种,培训级别从技术班、研修班到部长级高官班等多个跨越。
——2018年,水利部与教育部合作启动“一带一路”水利高层次人才培训项目,连续5年以全额奖学金形式资助“一带一路”沿线及相关国家水利高层次人才来华攻读硕士学位,目前已招收三届学员,共有亚非拉地区75名学员在校学习。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指导部属单位向秘鲁、智利、塞尔维亚、孟加拉国等国家捐赠防疫物资,并第一时间将亚洲水理事会捐赠长江委的防疫物资寄送武汉。
·
学习经验拓宽思路
——2019年,举办水利“走出去”培训班,有效促进了对外合作主管部门与水利企事业单位间的交流讨论,对水利企事业单位“走出去”中特别关注和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予以指导。
——2020年8月,水利部服务“一带一路”人才培养基地正式成立,面向水利部各级干部组织“一带一路”专题研修,积极拓宽水利领导干部国际化视野,提升服务“一带一路”建设的能力和水平。
来源:必威体育登陆 2021年10月2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