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水利网站讯(见习记者 范丹丹)10月20日—23日,水利部国际合作与科技司有关负责人会同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专家深入广西壮族自治区大化瑶族自治县板升乡弄纳村,调研水利部第三批“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7个重点项目之一——提升农村水柜水质项目的进展情况,下沉一线蹲点帮扶指导项目建设。
在弄纳村木林片区工程建设现场,调研组协调解决工程建设中遇到的技术和经费筹措难题,切实推进项目有序实施。经过前期调研、技术论证,项目采取了在木林屯建设高位蓄水池和泵房的施工方案,丰水期集中供水,枯水期通过水柜储水保证供水水量,并实施水源地保护工程。中国水科院将运用最新物联网技术,安装智能水表,建设智能供水系统。目前,水源地保护主体工程已基本完工,高位蓄水池正在施工建设。项目完工后,将从“源头”到“龙头”提升水柜水质,提升木林片区573人饮水水质。
据悉,弄纳村位于大石山区,岩溶地貌造成当地严重缺水。当地通过兴建家庭水柜解决了群众吃水难题,但枯水期缺水、水质难以保障等问题亟需解决。国科司统筹协调中国水科院、水利部科技推广中心,以及自治区、河池市、大化县等各级水利部门,建立项目定期调度机制,明确各单位联系人,实施每周项目情况调度,多渠道加大对项目的支持力度,确保把“好事做好,实事办实”。
来源:中国水利网站 2021年10月2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