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蒋文 通讯员 邵明亮
6月27日晚11点,四川省凉山州水利局6楼灯火通明。
当天,冕宁县遭受特大暴雨灾害,考虑到雨情发展,凉山州防汛抗旱指挥部决定通知冕宁、越西、美姑等6县举行“防汛紧急会商视频调度会”。
提前半小时通知开会,1小时分析研判再加工作部署。这种高强度的工作状态,凉山州水利局副局长王卓早已习以为常。
王卓的另一个身份是四川省水利厅援彝工作队领队。在安排防汛工作的同时,他特别提醒越西、美姑等地加强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巡护,防止工程被毁。
王卓的细心和谨慎,缘于他深知这些工程建设的不易。截至6月30日,包括越西、美姑在内的凉山州7个未摘帽贫困县,已完成600处在建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建设任务,并对个别水毁工程加快修复,全省农村饮水安全攻坚取得重大进展!
啃下最硬骨头
全面解决44万贫困人口饮水不安全问题
凉山州是全国最大的彝族聚居区,集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远山区于一体,是全国脱贫攻坚的主战场,也是四川省乃至全国农村饮水安全建设中最难啃的硬骨头。
吃水难的经历,一直留在美姑县乐约乡巴姑村贫困户海来伟曲的脑海里。“从水塘打回水必须先放半天,得让沙子沉到桶底。有时打回的水里还漂浮着虫子。”6月28日,回想起以前取水、吃水的情景,66岁的老人家仍然唏嘘不已。
“我们吃上了自来水,还用上了太阳能热水器。”现在,海来伟曲走进厨房拧开水龙头,清澈的自来水哗哗的流出来,他高兴地领着记者到厨房、卫生间看用水情况。
“孩子们现在都穿得干干净净,在解决农村饮水问题时,不仅改善了村民的生活用水条件,而且改变了村民的思想观念。”在布拖县火烈乡菲土村,村长伟什扯拉告诉记者,现在村里一半家庭都有了洗衣机和太阳能热水器。
菲土村的改变,让当地村民,尤其是贫困群众受益最多。
“过去家里条件不好,用水也不方便,现在自来水进了家,洗菜、洗衣都非常方便,扶贫工作队还给家里装上了太阳能热水器,生活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菲土村贫困户勒吉沙尔指着家里的水龙头不停地说,“供水工程‘瓦吉瓦’(彝语,意为好的很)。”
据了解,2015年至2019年,凉山州累计投入资金18.95亿元,全面解决了44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饮水安全问题,同时巩固提升了181万人口饮水安全。
而从全省来看,“十三五”以来,四川省陆续实施了一大批骨干水利工程、农村饮水安全、产业用水保障等水利项目,全省已实现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受益人口1299万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人口309万。
工程全面扫尾
600处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完工
6月27日上午,一场现场培训会在布拖县托觉镇日拍村刚刚完工的供水站举行。
来自全镇10村的15名管水员,正在听托觉镇副镇长阿育小强用彝语讲解管水员的日常管理职责。
在这个供水站没有完工之前,日拍村原本只有一个集中供水设施。
“由于老的设施水源为山泉水,季节性缺水问题严重,去年12月20日新的日拍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开工建设,不到6个月的时间里已经建成具备通水条件。”来自四川省都江堰东风渠管理处都江堰站的副主任工程师杨大鹏见证了这个集中供水点的整个建设过程。
今年,为稳定解决贫困人口饮水问题,提高贫困地区农村饮水安全保障程度,凉山州7个未摘帽县加快600处(其中布拖170处、美姑117处、越西110处、昭觉99处、金阳80处、喜德23处、普格1处)在建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建设。
新建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第一步是找水源,但由于凉山州季节性缺水严重,加之部分地区水文资料缺乏,寻找到稳定水源非常困难。
“哪里有水?我们只能通过自己找、问老乡,由于地形等原因,难度非常大。”四川省都江堰管理局高级工程师刘强举例说:“有一次,我们对一处工程现场查看,发现进水很大。几天后,凉山州水利局的同事再去看,发现水源干枯了,只能重新架设管道。”
杨大鹏清楚记得,今年6月1日,他独自一人前往位于布拖县特木里镇吉乃村3、4组的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核查形象进度和施工质量,由于车子上不去,他只能徒步爬到位于半山腰的施工现场。
“那天温度也高,我沿着坡脊艰难地往上走,50多分钟过去了,还没见到工地。此时我大量汗水外流,再加上高山缺氧,瞬间头晕目眩、胸闷气短,不自觉地坐在了地上10多分钟才缓过来。”杨大鹏表示,核查工程建设都如此艰难,可以想象其建设难度的异常艰辛。
日拍村管水员吉力尔聪告诉记者,现在日拍村新的供水站建成了,配合原有的集中供水设施,村民们不用担心冬季缺水了。
截至6月30日,凉山州7个未摘帽贫困县已全面完成600处在建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建设任务。
全力开展帮扶
多支帮扶力量鏖战凉山攻坚饮水安全
“针对凉山州深度贫困县缺人员、缺技术的问题,省水利厅加大帮扶力度,先后派出多支帮扶力量奋战在凉山州水利扶贫前线。”
王卓介绍说,今年以来,围绕“600 处在建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5月底前完成主体工程,6月底前全面完工”目标任务,四川省水利厅已有水利综合帮扶、技术帮扶、援彝专家服务团、督战专班和“管理补短”驻村工作队等5支帮扶力量在凉山开展帮扶、督战任务。
在美姑县乐约乡巴姑村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点,记者看到一排排整齐的新房,俨然一副小场镇的模样。自来水装到了厨房,卫生间安装了抽水马桶,负责在当地帮扶的省都江堰东风渠管理处渠首站工程师周克飞笑着向乡亲们询问水好不好喝,海来伟曲羞涩地点头微笑,嘴里不停地说:好喝!卡莎莎、卡莎莎(彝语,意为谢谢)!
“工作组既是‘督战队’,也是‘战斗队’;既有‘督’的任务,更是‘战’的主体。”四川省水利厅副厅长李勇蔺介绍,各工作组已通过明察暗访发现问题,与当地相关部门一起研究解决办法和处置方案,“问题就地解决”。
“我们按照战时的决心、战时的举措、战时的纪律,要把脱贫攻坚农村饮水安全总决战真正打赢打胜,向人民群众交出一份圆满的答卷。”四川省水利厅厅长胡云表示。
据了解,“十三五”以来,四川省按照对88个贫困县资金、项目支持“双过半”的要求,全力支持贫困地区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和维修养护工程建设,累计建成各类农村饮水工程216万处,工程受益人口6234.6万人,实现了农村饮水安全全覆盖。全省农村集中供水率达86.4%,自来水入户率达80.4%,农村居民饮用水条件显著改善。
来源:中国水利网站 2020年6月3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