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中国水利”网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准许从事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业务的网站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10120170019
   
         
 
 
         
 
 
 
 
 
四川凉山州农饮安全督查暗访日记③丨发现新问题
 
分享到:
2020-06-30

  □本报记者 席晶

  2020年5月8日 星期五 昭觉县 晴

  吃过早饭坐进车里,组长才公布当天暗访的第一个目的地——结窝拢莫村。行程保密是暗访的工作纪律,谁都不会提前打听。方向一确定,干就是了!

  导航显示,只有6公里。沿着327省道行驶,很快,高德地图语音导航给出提示:“目的地在您的左侧,本次导航结束。”

  “这也太顺了吧?”还没感叹完,困难就来了:道路左侧是一条宽广的河,对岸是高耸的山,没有桥,此路显然不通。

  司机赵华微微一笑:“昨晚布拖的司机说了,这山里的村子看着近,想要过去得从山头开到山脚,再从山脚开到山头,怎么也得一个小时。”

  前行,掉头,问路再右转。出现一座铁索桥,走上去摇摇晃晃,对岸有条踩出来的小路可以上山,翻过山也许就是村子。至于还有多远的路,导航不显示,我们也不敢冒进。

  继续开车找路。一座跨河的桥正在维修,绕行桥下的土路过河,终于开上盘山路。一圈又一圈,导航断断续续,走完水泥路然后是土路,颠簸摇晃,尘土飞扬,一度让人怀疑走错了路。转着弯上山,又开始下山时,终于看见前面有村落。

  一位正在放牛的村民进入视线,是位上了年纪的彝族同胞,虽然热情,但语言交流费劲,连比划带猜,还是没有问明白路。

  放慢语速,几乎是一字一顿地问他:“您家里有水吃吗?”“没有!”这一句竟听懂了。

  继续追问:“几户没有水喝?”“都没有。”

  我们吃了一惊,这样误打误撞,竟被我们发现了新线索吗?

  “村子在哪儿?我们过去看看。”他望一眼跑远的牛,转过身坚定地示意:“走!”引着我们去村里。

  我背着大块头的相机小心翼翼地跟着,昨天担心群众有抵触,只敢用手机拍照,刚带相机出门就碰上高高低低的土坡土沟,生怕打滑,一个跟头摔坏了它。

  这位彝族同胞叫瓦布尔作,很清楚我们关心的内容。先带我们爬到高处看新建的蓄水池,等着我们在渗漏点拍了照片,又沿途指出旧水管断掉的位置、新水管裸露的部分和自家接的水管的走向。进到村里看,新修的水管里没有水,一条村民自建的水管哗哗地流着水。走访几户村民,入户的水龙头也没有水。

  继续跟瓦布尔作交流,他说,新的供水工程开建后,旧的水管就废掉了,但新的水管里却没有通水。

  “县里知道这种情况吗?”“知道。”

  “有没有人来修理?”“天天有人来,但没修好。”

  找到村委会,得知村子叫洛木村,村支部书记特党合几日证实了瓦布尔作的说法,受新工程影响的主要是瓦布尔作带我们去的瓦呷社,“县水利局每天都来人”。

  按照目前的农村饮水安全评价指标,瓦呷社村民自己接上的水管也符合标准,但新建工程的管理问题却不少。做好记录后再次驱车出发,沿途继续打听结窝拢莫村。

  走走停停,逢人就问,连比划带猜,在热心群众的帮助下,我们惊讶地发现——刚刚去过的洛木村就是我们要找的结窝拢莫村。

  掉转车头,重回村委会,这一次我们对照台账一一入户。村子里民风淳朴,门不上锁,推开门就能进院查看,却有个奇特的现象——妇女们把水龙头上的手柄卸下来,用绳子系在腰间,像个怕丢的“宝贝”。细看下来,有几处公共取水点的水龙头上没有手柄,想来共用水管、自备手柄是她们的生活小智慧。

  入户查看加上电话核实,5户贫困人口均符合饮水安全标准。

  下午在拖都村检查,偶遇昭觉县水利局局长金文明。他告诉我们,上午断水的洛木村瓦呷社已经通水,但季节性缺水造成的水源不稳定是困扰县里多个村子的通病,需要通过兴建水库来解决,希望获得上级进一步支持。

  晚饭后,我们沿着县城南行,步行到谷曲乡新凉村。路边一户院子开着门,双筒洗衣机里堆着几件待洗的衣物。这一户是彝族同胞,语言不通,无法交流。拧开龙头,没水!周边的几户显然也停水了,我们在夜色中试图询问信息,无果。即刻打电话给县水利局反映情况。

  继续往村子深处走,遇见两个抬水的小姑娘。“你们家里有水吗?”“有!”“那抬水去哪里?”“去舅舅家,舅舅家在高处没有水。”

  其中的一个小女孩家里是建档立卡贫困户,正好跟去查看。房子是近几年在扶贫资金支持下新修葺的,高门大院,屋子里宽敞干净。按照几日来的经验,贫困户的饮水都不成问题,这家也不例外。

  天已经完全黑了,我们在月色下摸索着返程。下山的土路上鞋子打滑,前方笼罩在暗影里的工厂院落传来狂吠不止的狗叫声。我心里有些紧张。

  突然,身后传来急匆匆的脚步声和问询声:“你们是刚才来村里看供水情况的吗?”得到肯定答复后,他急切地解释:“我们的供水管道前两天施工挖断了,现在修好供上水了,请你们跟我去看看。”来人名叫马笔,是新凉村的村主任,光线暗到近距离也看不清他的脸。“能确保持续供水就好,我们过几天再去查看。”

  当晚得知消息,县水利局局长金文明已经于9点多连夜赶到新凉村了解情况。督查队员们为这快速的响应和敬业的态度由衷点赞。暗访的初衷就是帮助地方查漏补缺,促进整改,更希望通过压力传导,促使他们举一反三,自查自纠,加快建立长效管护机制。

  来源:中国水利网站  2020年6月30日

责任编辑:李旸
相关新闻
 
“授之以鱼”还要“授之以渔”
饮水工程“瓦吉瓦” 帮扶干部“卡莎莎”
四川宜宾高县:因地制宜解决农村供水保障问题
四川省副省长尧斯丹赴冕宁协助指导强降雨引发山洪灾害抢险救灾工作
四川省水利厅调度强降雨防范应对准备工作
欢迎访问“中国水利”网
     

主办:betway苹果 设计制作/维护管理:北京激浪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投稿信箱:abc@chinawater.com.cn 编辑部电话:010-63205285,18511059159 业务联系:010-63205284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