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中国水利”网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准许从事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业务的网站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10120170019
   
         
 
 
         
 
 
 
 
 
给洪水以“出路” 防范重大风险
 
分享到:
2020-08-20

黄河小浪底水库大流量下泄 苗荷芳

  □本报记者 陈思 特约记者 刘丛

  由于历史原因,黄河下游滩区既是黄河行洪、滞洪、沉沙的重要区域,也是广大群众赖以生存的场所。目前滩区行洪面临什么样的状况?

  江恩慧:黄河下游河道是典型的复式河道,有主槽和滩地,滩地又分嫩滩、二滩、高滩。两条大堤之间都属于黄河的行洪空间,主槽和嫩滩、二滩更是中常洪水经常走水的区域。在过去河势摆动比较大的时候,嫩滩所处的位置也可能就是行洪的主河槽,近年来我们把河势控制得比较好,游荡范围大大减小,中小水漫滩的概率也大大减小,但如果来了超标洪水,这部分滩区必然会重新发挥行洪功能。

  由于历史原因,沿黄有不少群众在二滩种庄稼,开展各种生产生活活动,为了不使百姓利益受损,近年来黄委一般都按照不超黄河下游最小平滩流量去调控小浪底水库下泄流量。但是,如果上游来大洪水,在小浪底等水库联合调控下,花园口断面仍然要超过一定量级的流量过程,比如6000立方米每秒,可能到夹河滩一带就会出现漫二滩的现象,少量滞洪之后,演进到高村以下的流量可能还会有5000多立方米每秒,又会出现漫二滩和生产堤偎水现象。由于黄河下游的生产堤质量比较差,经不起长时间浸泡,尽管这种漫滩规模不会造成太大的安全隐患,但也要引起重视。根据黄科院最新实体模型试验,卡口河段的主河槽过4700立方米每秒的水是没什么大问题的,流量达到5000立方米每秒以后生产堤偎水的情况还是比较多的。

  记者:当黄河下游出现超标洪水时,哪些河段会成为薄弱环节?

  江恩慧:薄弱环节有两个方面,一个是夹河滩以上河段的几处畸形河势,一个是孙口上下的卡口河段。根据我们多年对河势演变规律与机理研究结果和近年来的实体模型试验,我们预测东安控导工程至桃花峪控导工程之间的畸形河势、黑石至黑岗口之间连续性的畸形河湾,可能会在未来出现的大洪水期间发生较大变化,甚至造成比较大的工程险情。

  根据近几年的洪水演进预报试验及数学模型计算,最薄弱的河段当属李桥至陶城铺,特别是陈楼至陶城铺卡口河段,这里的平滩流量普遍在4350至4600立方米每秒之间,如果来了超标洪水,这个河段主槽的过流能力本身就低,再加上上游主槽过流能力,洪水漫滩的量要远远小于20世纪90年代和小浪底水库运用初期,大量的洪水快速压向下游,进一步加大这一河段的防洪压力。

  需要指出的是,近年来黄河下游生产堤质量有了明显提高,这里说的生产堤不包括老百姓很随意修建的所谓的前进堤。但是,生产堤的质量毕竟和黄河大堤没法比,一旦偎水时间过长,还是会有一定的安全风险。因此,地方政府和河务部门仍要加强巡堤查险,我们黄科院也会加强观测,密切关注畸形河势变化和卡口河段滩唇出水高度、生产堤偎水、河段冲淤变化等情况,及时反馈黄河防汛办公室,为调度提供决策。

  未来的超标洪水应该怎样调度,总书记提出的黄河下游河道治理综合提升如何布局,这都是黄科院今年正在开展的研究课题,也是水利部重大科技支撑研究布置的任务。今后,我们将加快推动课题研究成果的实践运用,确保超标洪水的损失可控,尽量减少洪水淹没范围和灾情损失。

  记者:经过主汛期水沙调控,现在黄河下游河槽是什么样的状态?卡口河段过流能力提高了多少?

  江恩慧:截至目前,今年汛期调度大致经过了小浪底水库前期腾库迎洪、防御大洪水实战演练、低水位排沙和当前主汛期的水沙调度四个阶段,黄河下游河槽也相应经历了冲刷和淤积的调整。

  小浪底水库运用20年来,黄委科学进行水沙联合调控,下游河道平滩流量由初期的1800立方米每秒增大到现在的4350立方米每秒,这是一个非常艰巨的过程和难得的结果。我们要千方百计通过调水调沙和综合治理,确保黄河下游河道有一个过流能力较大的主河槽。主河槽的过流能力越大,发生大洪水时可宣泄的水量就越大。主河槽对水流的有效约束,可尽量减少上滩水量,大大减轻顺堤行洪对黄河大堤构成的威胁,为应对今年有可能发生的超标洪水提供更好的河道地理条件。

  总体看,黄河防总统筹黄河防洪安全和上下游、左右岸对水沙资源的需求,实行“一高一低”的调度原则,实现了上中水库防洪减淤、下游河道排洪能力提升、河口地区生态系统修复、受水区水资源供给保障等多赢。其中,整个过程中小浪底水库排沙3.027亿吨,继续为小浪底水库长期有效库容的保持作出巨大贡献;黄河下游主槽过洪能力进一步提升,卡口河段陈楼至艾山断面平滩流量,根据报汛资料初步计算,由汛前4350~4500立方米每秒增加至4500~4800立方米每秒,其中在防御大洪水实战演练期间,在河务部门和地方政府的共同努力下,生产堤局部挡水,5020立方米每秒流量顺利通过卡口河段,不仅标志着黄河下游防洪调度空间得到了进一步的打开,也检验了保障黄河防洪安全的良性运行机制。

  记者:黄河依托“上拦下排,两岸分滞”防洪工程体系和非工程措施,实现了70多年伏秋大汛岁岁安澜。针对挖掘“下排”工程潜力,黄委提出了“打开下游防洪调度空间”的概念,怎么理解这一概念?

  江恩慧:根据今年的天气和降雨情况预测,中央和水利部要求做好应对“黑天鹅”“灰犀牛”事件发生的准备。黄河防汛的难度和复杂性绝无仅有,黄河防洪安全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打开下游防洪调度空间”应该包含四层意思。一是为了应对“黑天鹅”“灰犀牛”事件发生,应该对黄河下游主槽过流能力有一次检验。二是为了黄河防洪安全,扩大黄河下游主槽过流能力十分必要。三是多年没来大水,黄河下游防洪调度和指挥体系,各部门、各层面应对大洪水的工作衔接流畅性、运行机制合理性、应对措施可行性等都需要一次系统检验。四是打开洪水调度的社会认知空间和舆论空间,正确解读小浪底水库的作用,纠正“小浪底水库能够也必须确保黄河下游不漫滩”的认识误区。

  黄河下游滩区是黄河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良性维持,对滩区耕地品质的保障、滩区生物多样性维持等意义重大。有国外专家认为,一定频率的“洪水脉冲”,对于滩区生态系统的维持和修复、对于遏制滩区旱灾和农业、生态灾害意义重大。社会认同这一观点还需要一定的时间。

  黄科院高度重视黄河滩区生态系统的承重力评估和良性维持的研究工作,在中央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费中设立专项,着手研究黄河水沙调控如何在确保防洪安全的前提下,综合考虑水沙资源的合理配置和滩区生态系统的完整性。

  来源:必威体育登陆 2020年8月20日

陈思 刘丛
相关新闻
 
了解最新苹果版体育投注平台 协作联动 推进“以测补报”
补短板 堵漏洞 强弱项
精心编预案 实战来检验
水利部提升应急响应至Ⅱ级 强化洪水应对措施
水利部细化部署江河洪水防御工作
欢迎访问“中国水利”网
     

主办:betway苹果 设计制作/维护管理:北京激浪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投稿信箱:abc@chinawater.com.cn 编辑部电话:010-63205285,18511059159 业务联系:010-63205284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