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中国水利”网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准许从事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业务的网站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10120170019
   
         
 
 
         
 
 
 
 
 
心醉神湖——陕西治理红碱淖保护区掠影
 
分享到:
2018-12-14

  □本报记者 刘艳芹

  深冬的红碱淖。夕阳西下,太阳在水面铺洒一湖的奇幻彩光,水鸟时而凌空展翅飞起,时而在湖面悠闲游玩。

  省级十大自然风景名胜区、神奇西北100景之一、国家4A级景区,享有诸多盛誉的红碱淖,位于陕西省神木市和内蒙古鄂尔多斯市伊金霍洛旗交界地带,是榆林市唯一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保护区总面积10 768公顷。“红碱淖湖泊是全国最大的沙漠淡水湖,也是全球最大的珍稀濒危鸟类、国家一级保护珍禽——遗鸥最重要的繁殖与栖息地。你们刚才看见的水鸟就是遗鸥。”神木市红碱淖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办公室主任郭小平介绍说。

  当地人给了红碱淖一个尊贵的名字:“神湖”。对这方蓝宝石般的圣地,当地人有着与生俱来的敬仰。红碱淖形成于20世纪20年代,60年代末湖面面积达到67平方公里。水域辽阔的红碱淖盛产多种淡水鱼类,优美的自然生态环境还为百余种野生禽类提供了理想的栖息地;90年代末以后,红碱淖水位连年下降,至2015年,湖面最小时面积为31.5平方公里。 

  不能让红碱淖从人们的记忆中湮没消失!从2012年开始,神木市累计投资5700万元对陕西境内入湖主要河流七卜素河进行了综合治理,保证入湖水质达标,长年为红碱淖补水。2015年11月,陕西内蒙古两地商定,通过札萨克水库为红碱淖补水增加生态水量,改善红碱淖湿地生态环境。陕西省江河局制定措施,实施调度,从2016年开始,累计2次补水100万立方米。2018年度红碱淖跨省区补水100万立方米的目标任务日前完成,此次补水让红碱淖湖面水位上升了约3厘米。同时指导周边通过人工降雨增水,开展农业滴水灌溉节约用水,整治河流聚水等,多方为红碱淖补水,使红碱淖生态水量得到保障。

  榆林市还编制了《红碱淖了解最新苹果版体育投注平台 水资源综合规划》《红碱淖水系连通规划》,要求环保部门对红碱淖水质开展常态化监测,按月向湖长和湖长制办公室汇报主要指标监测情况。生态环境部门和保护区管理局定期对红碱淖周边3个污水处理厂和2个垃圾处理场进行监督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同时,投资2400万元实施农业滴灌1.6万亩;投资1500万元实施植被恢复3466亩;投资2878万元实施畜禽养殖污染治理。 

  明朗的午后,来到红碱淖湖心岛,远远看到,湖面上栖息着一只只白色的天鹅。为给保护区成百上千的各种鸟儿们一个温暖舒适的家,从2016年开始,榆林市逐步对红碱淖自然保护区核心区和缓冲区内493户1500多名居民实施移民搬迁,对核心区和缓冲区的9500多亩耕地予以征收。目前,已累计实施移民搬迁235户,征收耕地3862亩。

  “红碱淖最大的问题还是水源问题。在以后的建设和管理工作中,我们将综合实施各项保护工程,加强入湖河流综合治理,探索实施水系连通工程,严格落实生态补水机制,确保入湖水量逐年上升,水质持续达标。加快实施移民搬迁工程,将核心区、缓冲区居民全部搬迁安置,耕地收归国有,实现核心区、缓冲区无单位、人员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红碱淖自然保护区管理局负责人说。

  红碱淖之美,美在自然与神奇,美在保护与和谐。

  遗鸥翩翩,驼影踏浪。不久的将来,相信定会看到一个更加美丽、更加具有传奇色彩的红碱淖。

  来源:必威体育登陆 2018年12月14日

刘艳芹
责任编辑:段玲玲
相关新闻
 
治水·护水·兴水——绿色发展之“水”的故事
鄂竟平飞检华北地下水回补试点工作进展情况
2018第十六届中国水论坛暨新安江绿色发展论坛在黄山市举行
旺了产业 富了乡亲 留了乡愁
请收下一份献给泉城的生态厚礼
欢迎访问“中国水利”网
     

主办:betway苹果 设计制作/维护管理:北京激浪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投稿信箱:abc@chinawater.com.cn 编辑部电话:010-63205285,18511059159 业务联系:010-63205284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