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书记彭清华(右四)检查指导水利工作(本报记者 骆远柱/摄)
□本报记者 李坤 刘文光 骆远柱
今年1—8月,广西水利共争取落实中央及自治区本级资金103.55亿元,比去年全年总落实量提升14%。同时,全自治区完成水利水电固定资产投资166.06亿元,占年度目标的51.9%,其中中央投资计划完成数较去年同期取得较大增长。水利资金落实和投资完成实现同比双增。
党的十八大以来,广西认真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在中央加大水利投入一系列政策措施支持下,以大规模资金投入推动全自治区水利建设大发展。五年来,累计完成水利固定资产投资880多亿元,是前一个五年的1.57倍,水利投资规模再创新高。建设了一大批重大水利工程,初步形成防洪、供水、灌排、发电、航运等综合利用的水利工程体系,水利事业各项工作取得重大成就,有力支撑了广西经济社会发展和转型升级。
防汛减灾保安全
2014年7月19日,有记录以来在广西登陆强度最大、滞留时间最长、影响范围最广的超强台风“威马逊”,在防城港市光坡镇登陆,一时间风雨大作。面对这场史上最强台风,广西各级各地干部群众齐心协力,成功应对,全自治区没有出现重大伤亡,海堤、河堤和水库大坝安然无恙,避免了通常会伴随而来的严重次生灾害,人民生命财产损失降到了最低程度。
广西台风、洪涝、干旱等灾害多发。面对复杂严峻的防灾抗灾形势,自治区党委、政府始终坚持把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安全放在首位,切实把防汛行政首长负责制落实到位。5年来,成功防御了包括“威马逊”在内的19次台风和77次致灾暴雨的袭击,最大程度减轻了灾害损失,有效应对了8次重大干旱灾害,取得了防汛抗旱减灾的全面胜利。
为加强薄弱环节建设,补齐防汛短板,广西加速推进西江干流及9条主要支流防洪堤工程建设,完成规划内2832座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实施了267条中小河流1452公里重要河段及50.3公里中越界河治理;创造性地建设了适合广西实情的专群结合的山洪灾害防治体系,填补了自治区山洪灾害监测预警系统空白,建成96个县山洪灾害监测预警系统和群测群防体系,发挥了显著的防灾减灾效益。五年来,各县通过山洪灾害预警平台发布预警61 317次,发布预警短信3196万条,转移64.8万人,避免伤亡人数21.75万人。同时,延伸和扩展了自治区防汛抗旱指挥系统,提升了基层防汛决策指挥能力。
重大工程绘宏图
2014年11月15日,大藤峡水利枢纽工程全面动工;2015年9月29日,落久水利枢纽开工建设;2016年10月27日,左江治旱驮英水库及灌区工程正式开工建设……随着一次次开工炮响,一阵阵机声轰鸣,连续三年,广西均有包括“国家172项工程”在内的重大水利工程开工建设,在建投资规模超过600亿元。
党的十八大以来,广西全力推进一批事关全局、带动性强的重大水利项目。西江了解最新苹果版体育投注平台 关键性控制工程大藤峡水利枢纽、郁江邕宁水利枢纽、桂中治旱乐滩水库引水灌区工程一期和二期、柳江防洪控制性工程落久水利枢纽、左江治旱驮英水库及灌区等重大水利工程相继开工建设;桂林市防洪及漓江补水枢纽工程的川江水库和小溶江水库基本建成,斧子口水库正在加紧建设,郁江防洪控制性工程老口航运枢纽基本建成。这些重大工程的顺利实施,对于保障区域水安全、推进区域发展、拉动投资稳增长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广西还实施自治区领导联系推进重大项目制度,加强调度会商和督导检查,全力推进重大水利工程建设,在建工程进度提挡加速。仅今年1—8月,大藤峡、落久、乐滩水库引水灌区、驮英水库及灌区、邕宁水利枢纽、桂林市防洪及漓江补水枢纽工程等在建重大水利工程,已累计完成投资57.5亿元,完成年度目标任务的64%,充分起到了大项目、大工程的引领带动作用。
兴水强农惠民生
拧开水龙头,清粼粼的水“哗哗哗”地奔涌而出。如今在广西,已有千万农村人口或告别翻山头挑水,或告别高氟水、苦咸水、严重污染水,用上了盼望已久的自来水。
2005年至今,广西连续12年将解决农村群众饮水安全问题列为自治区为民办实事重点项目,纳入对各市年度绩效考评。从2010年起,自治区还开展农村饮水安全大会战,全面完成农村人饮安全工程规划任务。党的十八大以来,广西累计投入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总投资110.33亿元,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3.04万处,解决了1560.33万人的饮水安全问题,农村自来水普及率从2011年的57.1%提高到2016年的76.4%,供水质量和水平显著提高。
水利是农业的命脉,也是农业提质增效和农民增产增收的基础。党的十八大以来,广西在粮食主产区、优势农产品产区、三大旱片及贫困地区等重点区域,大力开展大中小型农田水利建设。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农村水利工作。每年春节前后,自治区“四大班子”领导下乡村与干部群众一起兴修水利,已经形成惯例,多年来热度不减,力度不减。
五年来,广西实施了11个大型灌区及21个重点中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工程,实施小农水重点县建设5批63个、专项县118个,资金总投入87.64亿元,实施渠道防渗1.79万公里,增加灌溉面积127.22万亩,恢复灌溉面积205.77万亩,改善灌溉面积318.24万亩,实施高效节水灌溉面积119.63万亩。大规模的农田水利建设,加快了广西现代农业发展,促进了农民增收致富。
保护生态严管理
山清水秀生态美,是广西的金字招牌。山河秀美,关键在水。党的十八大以来,广西加快推进水生态文明建设,助力经济社会实现绿色转型绿色崛起。
今年6月29—30日,南宁市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试点工作迎来了专家的验收评估。经过现场评议打分,评估组为南宁打出了92.8分的综合得分。南宁于2013年被列为全国首批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试点城市。试点期间,南宁围绕“一江、两库、两渠、六环、十八河、一百湖”水系总体结构布局,提出“治水、建城、为民”工作主线,最终实现“水畅、湖清、岸绿、景美”的水生态建设目标。
继南宁之后,广西又有桂林和玉林入围全国第二批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试点名录。在此基础上,广西还确定贵港市、宜州市、蒙山县为省级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试点市(县),大力开展水生态文明建设。
五年来,广西加强水资源保护,开展了全自治区重要水功能区纳污能力核定,启动了一批重要饮用水水源地安全达标建设工程。有效处置了龙江、贺江突发水污染事件。推进重点区域水土流失治理,加快坡耕地综合整治和生态清洁小了解最新苹果版体育投注平台 建设,完成水土流失综合治理面积2478平方公里。
广西积极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全面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与水资源承载能力相协调。制定下发《广西壮族自治区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考核办法》,明确了各设区市水资源开发利用控制、用水效率控制、水功能区限制纳污“三条红线”总量控制指标。制定了考核工作方案,明确各部门责任、分工和措施,各设区市均把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考核指标,列入对所辖县(市、区)年度绩效考评内容。
深化改革求突破
5月30日,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办公厅、自治区政府办公厅联合印发《关于全面推行河长制的实施意见》和《全面推行河长制工作方案》,广西全面推行河长制做好顶层设计,取得了阶段性成果。结合行政区域和了解最新苹果版体育投注平台 水系,广西分区分级分段设立各级总河长、河长,全面实行由各级党委和政府主要领导共同担任总河长的“双总河长制”,实行江河湖库全覆盖、延伸到村的五级河长制。
以全面推行河长制为重点,广西抓好各项水利改革任务,激发水利发展生机与活力。
自2013年开展深化小型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试点工作以来,广西凝聚共识,全力推进,如期完成改革任务,并取得显著成效。改革明晰了小型水利工程产权,落实了工程管护主体和责任,探索了工程管理新模式:柳江县小型水库管理“县水利局+乡镇水利站+家庭式值守”管护模式、农村供水工程“公司+乡镇集中供水工程+用户”管理模式;合浦县小型水库管护“专群结合模式”(1名水库职工+2名外聘群众)、依托水管单位实行“一套人马两块牌子”实现乡镇水利站全覆盖模式;贺州八步区小型水库管护人员配置“1+1+1”模式;马山县小型水库“以大带小”管理模式;等等。
深化重点领域水利改革,是五年来广西水利部门的一项重要工作。完善水资源管理体制,推进水权交易制度改革;抓好简政放权和职能转变,推行权力清单制度;加大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力度;深化水利投融资改革,探索多元化的水利投入稳定增长机制……广西水利改革在很多方面都取得了突破。
五年云卷云舒,五年浓墨重彩。又一个五年过去,广西兴水强桂的大潮持续奔涌,冲击新的高度,实现了新的跨越。
来源:必威体育登陆 2017年10月1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