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说奔马飞天则化为龙,在恩施市龙凤镇龙马村,河长制的推行带动了“群龙共治清水河”,一湾清水推动曾经的贫困村向风情小镇 “华丽变身”。
2008年4月,时任国务院副总理的李克强在恩施调研,曾经专程来看这个“最穷的村子”。5年后,李克强再次来到龙马村时表示:“5年了,我来觉得有变化,但是变化得还是较慢。”但就在不久前的7月15日,龙马村开始了向“风情小镇”的转型。一场名为“风情龙马·慢漫生活”的龙马风情小镇开街活动,在龙马村清水河畔拉开帷幕。
7月17日,记者来到龙马村的时候,开街仪式的热闹还没有散尽,河道保洁员正在披红挂彩的小船上打捞清漂。贺国军是这里的镇级河长、龙凤镇的副镇长,他指着脚下通往商业街的路告诉记者,这里原来是河边的一片水田洼地,这几年修了拦河坝,改造了护坡和道路,河道变宽了,有了一湾清水,就有了风景,龙马风情小镇才有了可能。
河长护河——责任大
贺国军说的这条河,就是龙马村外的清水河,在龙凤镇有四个区段,大约10公里。这条小河,在河长制推行后,在乡镇各部门的齐抓共治之下,正在成为一张恩施旅游的新名片。
为了让龙马村尽快改变面貌,贺国军说,作为镇级河长,他们能做的,就是守护好这里的绿水青山。2014年探索实施河长制开始,他们逐步取缔上游养殖、捕鱼、采砂,引入湖北省联投集团对小镇进行投资开发,现在清水河及两岸的保洁都由联投集团负责,乡、村两级河长进行巡查和督促。
在河边,记者见到正在巡河的水管站龚伟站长,河长制推行以后,他也是这条河的管理员。在他的“河长巡查记录表”中,记者看到除了普通的河道清洁等日常内容外,还有非法采砂的巡查记录,还有“堤坝无裂缝”的记录。龚伟告诉记者,作为水利部门的河道管理员,防汛也同时管。
贺国军告诉记者,要通过旅游,实现总理的希望。改变过去贫困的面貌,离不开家乡的山山水水。保护好绿水青山,才能带来金山银山。借助这个水域打造全域旅游项目,下一步要在这里建设规划中的拓展基地、水上乐园。“我们乡镇、村级河长压力很大,这里战线长,河面宽,管理难度很大,所以我们采取了村级河长和派出所所长共同巡河的‘强化机制’。”
民警巡河——出警快
这个“强化机制”,就是村级河长和龙马派出所长期固定的联合巡逻。派出所所长李仁斌接受了记者的采访。
李所长告诉记者,派出所参与巡河,原来是应急措施,河长制以后,实现了常态化。据介绍,近3年共处置非法采砂3起,全部取缔。接到举报或者巡查时发现非法捕鱼近20起。
派出所民警甚至所长参与巡河,这还是一件新鲜事。“前年,有些农用车司机晚上偷偷采砂,我们赶到以后,他们说我的车辆是合法的,砂子也不是你们管的范围,凭什么管我们?我说,不是我们管辖范围的,会移交给水利部门。你们非法采砂对河道有损毁,对防洪有损害,我们为什么不能制止?”
李所长告诉记者,河长制实行以后,整个河道沿线都有了信息员,接警后他们通常会第一批赶到现场,有些违法行为还没有来得及实施就已经被制止了。
联合执法——常态化
参与巡河、治河的,并不是只有河长、派出所、水利部门,龙凤镇人大也没有缺席。伍贤明是龙凤镇人大专职副主席,用他的话说:“河长制也是我们工作的一部分。”
在他看来,河长制要落实,就必须做到管理落实。“我们镇人大,定期组织代表对河长制相关部门的工作进行测评、评议,监督落实。小镇虽小,但是单一部门执法难度较大。各部门共同参与、联合执法才能让河长制真正落实到位。从参与部门来讲,人大、司法、公安、水利、电力等部门都参与了河长制的工作,有时候还涉及林业、国土。”
伍贤明认为,龙凤镇和龙马村的河长制是落实得比较好的, “通过河长制的推行,联合执法已经常态化,采砂的没有了,捕鱼的少了。往往非法捕鱼的刚来,群众就举报了,还没开始,我们就赶到制止了。”
在恩施市河长办工作的杨邦文科长对此也深有感触。2000年到2016年的时候,他在恩施市水政执法大队当副大队长,几乎每天都在上演“猫捉老鼠”的游戏。“我们接到举报,从城里赶到现场时,采砂的、电鱼的都走了。恩施有大小河流159条,我们只有10多个人,点多面广,疲于奔命。现在,乡级河长和村级河长就把这些问题‘消灭’在萌芽状态了。从这个意义上说,河长制几乎解决了我们当初所有的难题。”
麻雀虽小,五脏俱全。龙马虽小,却是河长制带来巨大变化的一个具体而微的小小缩影。
来源:必威体育登陆 2017年9月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