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查工人印象
 

  位于西藏自治区山南地区加查县城上游约5km处的加查水电站工地,有很多黝黑的工人。

  来加查四个多月了,或是因为工作的需要,或是因为学习的需要,常会扛着相机到工地上去,顺便采集些素材,镜头里的工人显得稍微有些惶恐,大多会下意识地检查一下自己的安全帽着装之类的,然后绝大多数的会冲着相机有些尴尬地笑笑。等我回来整理照片的时候,常会被莫名地触动到。

  大抵是十月底的时候,雅鲁藏布江,右岸,边坡就十分凉了。坡低下囤积的江水和着水泥坡一并写着寒意,工人攀着脚手架,又不时腾出手来搓搓暖和一下,间或燃一只香烟,冒出来的烟都是青色的,如江水。

  有人说,来西藏工作的都是英雄,在边坡工作的都是英雄中的英雄,这话虽然听着有些过于豪迈,但是并不无道理。夏秋时候,太阳刺破云层,直刷刷地照着地面,边坡上凿出的灰尘再一混合强烈的阳光,仿佛整个边坡都燃了起来,远处望去,边坡经常是被厚厚的灰尘笼罩着,常会湮没了一些人。等到人出来的时候,只剩下一副白眼珠,有些暗黄的牙齿。

  在坡上工作的那些工人,衣服上常是厚厚的尘土,甚至有些板结,或是结着油渍,或是沾满水泥,面色被灰尘涂抹的十分黝黑,其程度又往往不亚于下了煤井的煤炭工;头发又大多比枯草不如,像是乱糟糟的蓬草,十分荒凉。

  边坡如一把刀,远比岁月厉害得多,总能轻而易举地雕出一个人不该有的年龄。在边坡上常会见到一些年轻人,裹着厚厚的,有些油腻的衣服,穿着已经硬的快跟铁一样的牛仔裤之类的,面色黝黑,手指粗壮,皮肤皴裂,有时候因为冷的缘故会揣着手,或是吸着烟发着抖,乍一看上去完全不是二三十的样子,这形态硬是在原本年纪的基础上加上了一二十岁。然而等到下班洗漱更衣后,又会让人不敢辨认,年龄认知上的巨大变化总是让人很难一下子就接受。

  记得在工地上,我同一个五十余岁的四川工人聊天,我问,这把年纪了为什么还要跑到西藏这个地方,他笑着给我说,儿女都不让来西藏了,怕是担心身体吃不消;我说,那你为啥还要来呢,也没有办法啊,他无奈地笑了笑。或是因为想多挣点钱,或是因为其他,个中滋味又有谁知道呢?我以前经常与一个工人逗笑,有一次谈到工作与家庭,他停止了笑,点起一支烟,冒出了些愁意。他结婚已经有几年了,有个可爱的小娃娃,谈话期间拿出手机不停地翻着图片给我看,确实是个惹人怜爱的孩子。我说,你想家吗?他说哪能不想哦,一出来动辄就是七八个月,老婆孩子肯定会冷落些,有时候会打打电话,但是不管怎么说,还是不怎么顶用。大人尚且好些,孩子就不一样了,几天不见就有些眼生了,现在回家孩子都不到我跟前了,心里很不是滋味,他显得十分委屈,更多的又是无奈。我说,那为啥还不赶紧回家去呢?赚了钱丢了亲情划不来,工作还不是为了家庭吗?他说,这也不是为了家人才出来的嘛!我原本准备好的一箩筐的说教的话一下子被憋了回去。

  很多工人,出来就是大半年,甚至一年多,难回家一次,一方面是因为工程的原因,而还有一方面,大多如同顶着巨石上山的人,想放下却又不敢放下,也不十分愿意放下。因而常会在矛盾中徘徊。未婚年轻人最愧对的或许是自己,原本想赚够了资本就为自己的幸福铺好的道路,谁成想幸福却没了边际;已婚育子的最愧对的或许就是孩子,父亲的音容笑貌也只能在电话的另一头想象,而电话的这一头又尝试费力地编造着谎话,诸如工作有多好,钱有好好挣,又常不合时宜地叮嘱着电话的另一头要听话,哪怕孩子听话的不行了;一定要好好学习,哪怕成绩已经拔尖了…我曾见一个喝醉了的工人,三十余岁的样子,跟老婆孩子视频,正如常被教导的那样,报喜不报忧,言谈间满是喜讯,关闭了视频后,在院子里,坐在地上,背靠着墙,扬起有些疲惫的头颅,吸了大半天的烟,第二天醒来,日子该怎么过还是怎么过,该怎么想家还是怎么想家。

  有时候,那些工人,明知道心中的愧疚也只有回家陪伴获取才能弥补,但这又往往不得行,因此就会转换一种方式,尽力地把每个月的工资打回家。每月月底,会发上个月的工资,打了钱后,那些工人常会捧着工资条,细细核对一遍,卡上一下子多出几千块钱,心中自然是欣喜的,但是第二天再接到银行短信提醒的时候,往往又是被打回了原形。钱过过手就打回了家里了,口袋里剩下的仅是些零花钱。

  那些工人,大多是在食堂吃饭,早上买俩馒头,买上一碗稀饭,就这么解决了;午饭或是晚饭,打点菜,那点菜或许并不够吃,所以常见他们打了很多饭,饭和菜搅拌下,一并吃了,也便饱了。当然,那些工人有时候也会买点排骨或鸡或鱼或猪肉或青菜之类的,七八个人,八九个人整点菜,买两瓶廉价的白酒,围成一圈儿,红黑着脸,聊着,喝着,吆喝着,一天就这么过去了。

  这些工人,大多没有太高的文化修养,整日里与冲击钻、吊车、装载机、混凝土打交道,浑身脏兮兮的,然而这些并不能遮蔽淳朴的心,谦卑的心,宽容的心。在工地上,可以很轻松地、敞开心扉地跟他们聊聊工作、家常,不会担心因为一句或几句不当的话而恼怒,以至于互相指责,虽然谈话尚不至于推心置腹,但是也如流淌的河水般平畅、自然。

  加查,有很多黝黑的工人,民工,这也是我所仅知的一点。

   来源:中国水利网站 2016年5月6日

王新涛
 
主办: betway苹果 设计制作/维护管理:北京激浪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投稿信箱: abc@chinawater.com.cn编辑部电话:010-63205285,18511059159 业务联系:010-63205284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