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周妍
今年全国两会前夕,北京市委副书记、市长蔡奇认领了一项新任务:领衔落实河长制工作,成为总牵头人。
北京,作为特大型城市,不可避免地遭遇“大城市病”中的水问题,水资源严重短缺,河道普遍缺乏清水补充,水环境改善任务艰巨。
一纸文件使全市425条河流所经之处,有了406位河长守护。潺潺流水淌过的不仅仅是他们的管辖区域,还成为这些“父母官”的“分内事”,成为政绩考核的一部分。
3月22日是第二十五个“世界水日”,第三十个“中国水周”的宣传活动同时拉开帷幕。我国纪念“世界水日”和开展“中国水周”活动的宣传主题是“落实绿色发展理念,全面推行河长制”。
河长制在北京全市范围实施的短短9个月内,水环境污染问题率较2015年同期下降60%,绿色发展理念得到实践,河道治理初现成效。
从河道河岸顽疾重重到找寻源头治理“金钥匙”,从市区镇三级河长到下探至村级建立四级河长管理体系,从“三清三查三治”到加担子、压责任的“三清三查三治三管”,北京不断探索实践,逐步推出河长制“加强版”,确保每一条河流真正得到长效治理。
源头治理属地管理
牵住“牛鼻子”破症结
北京是一座依水而建、因水而兴的文明古都,但人均水资源量仅为100立方米左右,不足全国平均水平的十分之一。城市快速发展、人口急剧增长和功能过度聚集,造成北京市内河湖污染问题日益突出,城市下游水体水质普遍超标。河湖管理部门做了大量治理工作,力求河水复清,但河道内偷倒垃圾、私排污水的问题屡禁不止。
“河湖水环境污染表象在河里,根源却在岸上。”北京市水务局局长金树东直言,水务部门能管河里,管不了岸上,只有改革创新现有管理体制,才能真正实现源头治理。
源头治理成为实现水环境质量大幅度提高的唯一途径。河长制正是在这种背景下应运而生,破除原有水环境管理条块分割的局面,建立水环境属地化管理制度,实现河道里和河岸上责任统一,最终达到源头治理的目的。
在北京功德寺桥下的北旱河河边,两岸每隔几百米就立着一块公示牌,上面写着河道名称、河长姓名和电话。海淀区海淀镇镇长苏建华就是这条河的河长。
2015年1月起,位于城区西北、河流众多的海淀区成了北京“尝鲜”河长制的试点区。苏建华常与她的“河长助理”——海淀镇农业服务中心主任王洪魁一起巡河,发现问题及时沟通解决。苏建华说:“当河长最大的不同之处就在于以前对于河道治理只是配合,而现在变成了‘主攻手’。”
“一把手”任河长,既管水又管岸。水务、环保、城管、园林、市政市容、交通等相关部门,全部拧成一股绳,都对河流负责,都把水质放在心上,反应的链条缩短了,污染问题很快就能得到解决。
2016年北京启动实施了第二个三年行动方案,力图从根本上解决污水直排问题,方案以城市副中心、城乡接合部和水源保护区、民俗旅游区村庄为重点,确定了1000多公里污水管线建设改造任务。
在黑山扈排水沟两岸,曾经有一排小企业、小饭店,污水源源不断排入河道。水务部门多方协调,因产权关系复杂,努力多次都没能截住污水。在河长的统筹协调下,河道两侧各修建了1公里的污水收集管线,直排污水全部纳入管线。
北京已规划好路线图,今年年底前消除污水直排入河,明年年底前全市基本实现污水收集处理设施全覆盖。
“河长制有助于整合辖区内各部门力量、资金和人员,直抓问题症结,彻底改善河湖水环境质量。”海淀区水务局副局长杨克刚说。
任务下达机制保障
层层考核问责保长效
2015年1月开启试点先行,到2016年6月全市铺开,《北京市实行河湖生态环境管理“河长制”工作方案》明确了市、区、街乡三级河长体系及巡查、例会、考核工作机制,落实河湖管理“三清三查三治”管理责任,即河长要清河岸,清河面,清河底;查污水直排,查垃圾乱倒,查违法建设;治黑臭水体,治面源污染,治两岸生态环境。2016年7月15日,时任北京市副市长林克庆主持召开全市河长制部署大会,河长制工作全面推进。
“当一名村级水管员,我们要24小时待命,随时发现问题,随时解决。”作为延庆区河长制水管体系终端的一员,千家店镇六道河村水管员焦万广如此定位他的工作。
“自从实施河长制以来,村里给水管员们都划定了责任区,我所在的责任区河道长5公里,每天都要巡视一遍。”焦万广说。在巡视过程中,他还要负责河道漂浮物和垃圾的打捞与捡拾,同时监督制止挖沙、取沙违法行为与倾倒建筑垃圾等不良行为。
今年3月,北京对河长的巡查职责作出明确规定:乡镇级河长每月巡查一次,区级河长每季度巡查一次,市级河长每半年巡查一次。除此之外,各级河长要根据实际情况定期召集工作例会,听取下级河长及有关部门和单位的工作情况汇报。
河长苏建华用两周时间摸清了所管辖的北旱河、万泉河、北长河、黑山扈排洪渠的家底儿。苏建华说:“管理河流关键得上心,有这个责任后,肯定得去河道现场看看,有多少任务,工作重点在哪里。”
北京实行河长制后,养护保洁资金拨付时要看治理业绩,即年初预付60%,剩余40%依据年终考核结果,“合格”的全额拨付,“基本合格”的拨付剩余资金的80%,“不合格”的扣除全部剩余资金。
河长干得好不好,全凭分数决定。北京建立了全市河湖生态环境检查通报制度,改抽查为普查。全市88座水库、425条6414公里河道全部纳入检查范围,由第三方机构每月对2319个点位进行检查,建立问题台账。
两个月一次,在全区公示的考核结果排名成为各级河长的隐形角力场。
2015年第一季度,海淀镇曾排名倒数第一。而目前,海淀镇排名已稳居全区前三。王洪魁记忆犹新,花了一个多月的时间,60多人清理了1000多车的淤泥,才慢慢实现了名次排位的逆袭。
“有了考核,压力是自上而下传导,大家自觉主动强化水环境保护和属地治理责任。”苏建华说。
不仅河道水库治理效果考核,北京还在河道的区与区交界处设置水质监测断面,考核水质指标。当跨界断面污染物超过断面考核标准时,上游区政府需要缴纳跨界断面补偿金。上游来水出境时每变差1个水质功能类别,都要按照每断面30万元的标准补偿下游区。
“让产生污染并治理不力的上游区对下游区给予经济补偿,避免了以往‘以邻为壑’的局面,激发了各区治污的积极性,形成了上下游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对推动水环境的治理能力具有重要意义。”北京市水务局副局长潘安君表示。
“政府主导,属地负责,行业监管,专业管护,社会共治”,北京将在推行河长制道路上持续加码,探索升级。今年年底消除全市建成区、城市副中心及上游地区黑臭水体,2018年年底基本消除全市黑臭水体,这是摆在406名河长面前的一张考卷,也是美丽北京给每条河流一个清澈的承诺。
来源:必威体育登陆 2017年3月3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