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禤广二检查水质 本报通讯员 余晓敏 摄

禤广二使用河长专用系统记录巡河信息 本报通讯员 余晓敏 摄
□本报通讯员 余晓敏 刘建彪
每周一早上8点半,广东省佛山市三水区乐平镇源潭村委书记禤(xuān)广二安排好当天的工作后,都会拿着本子出门。因为他还有一个重要身份——河长。除了处理村委日常事务,每月至少4次的巡河成了他的必修课。
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禤广二巡河工作并没有受到影响。他认为,疫情防控关键期,更要注重河道干净卫生,更好地保障群众的健康和安全。
身体力行 履行河长职责
河长禤广二负责的河段是左岸涌支流三丫涌(源潭段)、格坑涌、西边涌,总共11.25公里。
他定期沿河边转转,检查有没有排污口违规排放,沿岸有没有私搭乱建行为等。不同于大江大河有着宽阔的基围道路,禤广二管辖的河涌两旁多为杂草杂树,甚至无法通行,有时巡河需要临时开路。尽管如此,他坚持做到巡河全覆盖,成立排查小组,绝不放过任何一处死角。渐渐地,原是杂草灌木丛生的河边硬是被他走出了一条小路。
蹲、望、闻,是禤广二每次巡河的标准动作。他蹲在河岸,仔细察看河水动静,是否有垃圾漂浮物,颜色是否有变化,用手捧起河水闻闻味道是否异常。禤广二拿着河长专用手机,对着上面的工作任务,一项项仔细检查。一旦发现异常,能解决的当场解决,解决不了的即刻登记上报,认真排查梳理各类问题隐患,切实做到巡河留痕、务实见效。
边做边学 做到心中有数
“河涌治理涉及很多专业知识,知识更新频繁。作为河长,除了巡河,要与时俱进,给自己充电,才能做到心中有数。”禤广二表示。
担任河长前,禤广二对河涌治理不了解,一切需要从零开始。他认真学习党的十九大精神、环保政策法规、治水知识等,边做边学,把学习成果转化为全面推行河长制的生动实践。
禤广二不断提高自身综合素质,从“门外汉”变成了称职的河长。
带动村民 干群共同治水
禤广二深知,治水离不开村民的支持与参与,唯有做到全民治水,才能真正实现碧水攻坚战的目标。
在源潭河长公示牌上可以看到,河长信息清晰明了,河道名称、河流信息、河长姓名、监督电话等一目了然,方便群众监督和联系,增强了群众对河涌治理和保护的意识。
“注重在宣传方面创新模式,宣传对象是村民,形式一定要新颖有趣、贴近生活,真正让河长制走进老百姓的日常生活。”禤广二说。
河长制推行以来,源潭村村委会把驻点直联、入户走访和河涌巡查结合起来。禤广二入户走访、搜集意见,在交流中增强群众的护河意识,引导更多村民参与到水环境保护行动中。他还带领村干部和群众开展一系列护河活动及清理河道大行动,彻底清除河道死角的垃圾,为治水行动打好基础。
改善水质 三丫涌成风景
2017年年底,禤广二积极响应上级号召清理禁养区,他带头清理了三丫涌两侧500米以内养殖场49个,面积超过1100亩,棚舍4.4万平方米。清理工作完成后,禤广二严格把控养殖污染源,至今没有发现一例复养情况。同时,积极推进农村污水处理站点建设,采用增设水体活化设备,利用河道清淤、生态浮岛、人工水草生物等水体生态修复措施开展治理工作。
经过一年多的治理,禤广二负责的河段水质明显提升,生态环境持续改善,其中三丫涌水质于2019年首次实现全年均值达标。
如今,三丫涌两岸景观全面提升,绿道沿途建起了红色文化公园,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用一份付出,明一种态度,脚踏实地履行职责。”禤广二说,“治水是场持久战,需要大家齐心协力,持续落实并深化河长制,不断推动河流环境保护和治理。相信不久的将来,水清岸绿、鱼翔浅底的美景定会再现。”
来源:必威体育登陆 2020年4月1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