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水利网站9月28日讯 笔者从广东省防指获悉,台风“鲇鱼”于9月28日4时40分前后在福建省泉州市惠安县沿海地区登陆,登陆时中心附近最大风力12级(33米/秒),对粤东、粤北地区造成严重风雨影响,省防指于9月28日上午再次召开防御会商会,分析台风登陆后对对广东的后续影响,要求各地及时把防御重点从防风转向防御强降雨及次生灾害。
据省水文局监测,台风“鲇鱼”给粤东地区带来暴雨到大暴雨的强降雨过程,9月27日14时至28日17时,强降雨主要分布在梅州、潮州和揭阳等地。全省过程雨量大于100毫米的站点有6个,大于50毫米的站点有49个,大于30毫米的站点有116个。过程雨量较大的站点有:梅州市大埔县岩上镇横溪站131.5毫米,梅州市丰顺县潭江镇祝石站118.0毫米,梅州市丰顺县留隍镇大钱站117.5毫米。全省各江河水位均在警戒水位以下。
会商认为,受 “鲇鱼”影响,28日至29日,粤东潮州、汕头、梅州、河源有暴雨到大暴雨的强降雨过程,揭阳、汕尾、惠州、韶关有大雨局部暴雨。粤东沿海地区有7~9级大风。
专家指出,“鲇鱼”外围云系严重影响粤东、粤北地区,特别是梅州山区,将带来强降雨,而“鲇鱼”登陆后,移动速度变慢,其持续影响时间可能较长,所以粤东、粤北地区务必认真做好强降雨及次生灾害的防御工作。
根据专家会商意见,省防指及时向各地发出防御指引,要求各地及时把防御重点从防风转向防御强降雨及次生灾害,认真落实山洪地质灾害,城乡内涝,中小河流洪水等防御措施。
省防指成员单位根据省防指要求,加强对各地的防御指导,省住建厅及时通过微信、电话、短信等方式发布信息,要求粤东、粤北等高风险地区扎实细致做好城市排水防涝工作。省国土资源厅要求粤东、粤北有关市,加强地质灾害隐患点排查,及时发布预警并落实人员避险措施。至28日9时,省通信系统共提前派驻保障人员1695人、抢险车辆427台;累计发送应急类公益短信5245.59万条。省通信管理局已通知企业做好物资调度支援准备,并将根据实际情况安排调度。
根据省防指最新防御部署和要求,各地积极落实防御强降雨及次生灾害防御工作。
据梅州市三防办负责人介绍,为切实做好防御强降雨工作,根据省防指的防御指引,进一步加大山洪地质灾害预警预报工作,至28日12时,全市8个县(市、区)三防部门共通过山洪灾害预警平台发送预警短信59.91万条,镇村基层向危险区域群众发送预警通知书47991份,教育和引导广大群众做好防灾避险工作。受台风影响最大的大埔县向社会公众发送预警短信39.88万条,县三防指挥部还积极协调电视、微信群、QQ群、大埔网等媒体向群众发出防御“鲇鱼”强台风的“温馨提示”,宣传防灾避灾知识,提高群众的自我防范意识,努力做到家喻户晓、人人皆知。
梅州市三防办副主任杨海涛告诉笔者,为应对强降雨威胁,该市进一步加大水利设施、地质灾害等隐患点的排查。至28日16时,全市各级共排查水利防洪工程7469 宗、各类建筑工地490 处、山洪地质灾害隐患点3051 处、内涝黑点1185 处、其他设施(场所)403处,共处置各类安全隐患304 处;启用安全避护场所854个、提前转移危险区域人员2729人,关停山区旅游景点景区18处、建筑工地176处;共落实三防、电力、通信、市政等各类抢险队伍1749支24626人,并向基层一线预置了抢险救援车辆、机械270多台(套)以及一大批冲锋舟、橡皮艇、救生衣、帐篷等物资设备,充分做好应急准备。同时,抓好水利工程安全度汛管理,落实大中型水库预泄措施,台风登陆前全市水库水位均降至汛限水位以下;切实加强高陂水利枢纽等在建水利工程度汛措施,做好抢险队伍和物资各项准备,确保工程度汛安全。目前,全市各级共派出共派出1242个工作组深入一线,督促和指导基层做好防台防汛工作。
汕头、潮州、河源、韶关也按省防指要求,认真落实防御强降雨及次生灾害防御工作。
省防指指出,虽然台风“鲇鱼”不在广东登陆,但对广东的风雨影响和威胁仍然存在,致灾风险比较高,各地不可掉以轻心,特别是粤北、粤东地区要克服麻痹思想,各级防办继续密切监视台风及后续强降雨动态,加强强降雨及次生灾害防御工作,千方百计保障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粤水轩)
来源:中国水利网站 2016年9月2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