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周大妈终于喝上了市政自来水
□记者 张隽 文/图
北京市金盏嘉园小区周丽芳大妈家的水桶日前由于市政自来水的到来,正式“退休”了。
“搬进小区5年多了,终于喝上了自来水!确实和地下井水的味道不一样,还有点甜。”周大妈满心欢喜。她告诉记者,在没通市政自来水之前,天天用家里的铁桶接水,因为井水黄,所以要先在桶里放放,等杂质沉淀后再喝。在用水高峰期,住在八楼的她由于水压不够,更是常常无水可用。现在,这些问题都解决了,周大妈终于告别了喝地下水的日子。
长江水让自备井逐渐退出“舞台”
由于缺水严重,北京长期超采地下水,年供水量2.4亿立方米,约占城区供水总量的四分之一。在付出地面沉降、河道断流等生态和环境代价的同时,供水安全风险也在不断加大,城区地下水水质、水量逐年下降。
2014年,南水北调中线工程通水后,北京终于迎来了长江水,供水资源配置得到有效改善。借此契机,从2015年起至2020年,北京市水务局在城区供水覆盖范围内开始实施自备井置换工程,计划在6年时间内,按照“政府组织、产权单位具体实施、供水企业积极参与”的原则和“全面推进、先易后难、重点突破”的工作方法,推进城区自备井供水的置换工作,最终日置换水量约60万立方米,改善近300万居民的供水水质。
自备井置换工作从2014年11月启动以来,一直在紧张有序中进行。日前,包括金盏嘉园在内的6家单位、小区完成了置换,总计关停了12眼自备井,日置换水量达 4600立方米,改善了2.1万居民的用水品质,这也标志着2015年首批自备井置换工作的完成。
“此次自备井的置换由各单位、小区自愿向水务部门申报安装,之后工作人员再去实地查看、评估,给出改造或者新建管线的方案。”北京市水务局供水处副处长王相成告诉记者。今年,北京市水务局在前期充分调研的基础上,根据各单位外部市政供水管线的情况,确定有至少104个单位符合置换条件,如果置换完成,预计将改善30万人的用水水质。截至3月31日,已有64家单位、小区到市自来水集团申请报装。
主动报装让市民喝上“放心水”
“周大妈他们能成为第一批喝上自备井置换自来水的市民,得益于所在的金盏嘉园小区的积极配合。”王相成告诉记者,目前一些符合置换条件的单位、小区还处于观望当中,主要原因可能有对置换政策不了解,有自备井供水牵扯到自身利益,有单位、小区内部管线改造需要自筹资金等多方面原因。
对此,北京市水务局计划,对已列入2015年自备井置换工作、条件成熟的单位、小区,如果长时间拒不申请报装,将采取用水计划指标核算、取水许可证换发等措施,从严管理,同时加大对非法取水单位的执法力度,以政策压力促进置换进程,督促各单位尽快到自来水集团报装申请置换。
“我们将加大自备井置换工作的宣传力度,使用户了解自备井置换工作的意义,了解置换政策。”王相成说。
自备井实施置换后,一方面将大大改善自备井用户的供水水质,提高供水安全保障度。从目前北京使用南水北调水的情况看,南水水质优良,原来居民反映最多的水碱问题正在逐步解决。同时,通过自备井置换将对小区或单位内部的老旧供水管线进行改造或更换,以前管网跑冒滴漏、事故多发的情况将得到改善,供水安全保障度将得到提高。另一方面将有效减少地下水的开采,缓解首都地下水严重超采的现状,改善地下水环境。“我们希望广大自备井单位从提高居民供水水平、改善北京地下水环境的大局出发,积极做好置换工作,也希望广大自备井居民配合置换工作。”王相成说。
来源:必威体育登陆 2015年4月2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