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刘文光
狂风呼啸,巨浪翻腾,暴雨倾盆……
7月12日生成的今年第9号台风“威马逊”,15日横扫菲律宾中部之后,18日又以17级的风力先后在海南省文昌市和广东省徐闻县登陆,“锋芒”直指广西北部湾沿岸。面对罕见的超强台风,广西壮族自治区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国家防总部署要求,在自治区党委、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区上下众志成城,沉着应对,以人为本,科学防御,把灾害损失降到了最低程度。
广西史上最强台风来袭
“威马逊”之“威”,创下了两项纪录:一是新中国有台风记录以来进入广西的最强台风,二是广西有气象记录以来维持台风以上级别时间最长的台风。
与“威马逊”相伴而行的是强降雨天气过程。据统计,18日至20日,全区降雨量在300~550毫米的有12个县区,200~300毫米的有18个县区,100~200毫米有59个县区。降雨量最大的北海市合浦县常乐镇则达到552毫米,超过了历史极值。强降雨影响下,桂南及沿海江河及左江、郁江了解最新苹果版体育投注平台 出现了明显的涨水过程,防城河、钦江等11条河流18个水文站出现超警洪水。狂风暴雨给桂南及沿海地区造成了严重的风灾和洪涝灾害。
最高级别应急响应全力防御
面对史上最强台风,广西超前部署,及时启动防台风Ⅰ级应急响应,全力迎战“威马逊”。
在“威马逊”来袭前,自治区党委书记彭清华、主席陈武就作出指示,要求各地认真按照国家防总要求,抓好防台风措施的落实。18日12时,自治区防指启动防台风Ⅰ级应急响应,各成员单位派出专职人员到防指集中办公。
19日7时,台风登陆广西后,彭清华与相关各市负责人通电话了解灾情,并视频连线北海、防城港等市防指,要求严密监视台风动向,加强预测预报,科学指挥调度,把确保人民群众生命安全放在第一位。台风登陆当天,陈武率工作组到北海市检查指导防台风工作,要求严格落实以行政首长负责制为核心的各项制度,确保各项防御措施落实到位。
广西派出8个检查组,深入防台风一线检查和指导防御工作。受台风影响地区的各级党政领导靠前指挥,组织当地干部群众全力防御,把各项措施落到实处。解放军、武警部队充分发挥防汛抢险主力军作用,广大官兵积极投入到转移群众和抢险救灾工作中。防汛机动抢险队、防汛物资储备仓库24小时待命,各市抢险队伍也迅速集结,确保第一时间前往灾区抢险救灾。
沿海三市突出做好船只回港避风、海上作业人员上岸工作,近1.3万艘渔船全部进港避风,3.3万名船上作业人员和3270名近海养殖人员全部上岸避险;及时关闭景区景点,提前组织旅游人员撤离,严密防范安全事故发生;及时转移危险地区、危险部位群众避险,共转移安置群众20.91万人。
河海堤防库坝安然无恙
随着“威马逊”减弱为强热带风暴并移出广西,20日11时,自治区防指结束了防台风Ⅰ级应急响应,同时把工作重点转向防御强降雨;25日,随着强降雨形成的洪峰离开梧州,东归大海,广西结束了这场防御台风和洪灾的战役。
在这次防御过程中,水利工程经受住了考验,海堤、河堤和水库大坝安然无恙,发挥了显著的防洪御潮作用。已建成的215公里达标海堤保护了数万公顷的耕地和海产养殖场,使它们免遭“风暴潮”的侵害;防城河、钦江等11条河流超警,但没有发生大的洪涝灾害,中小河流治理功不可没;桂南及沿海大部分水库超汛限水位运行,在发挥调蓄洪水作用的同时,无一出现险情。这是一次对水利工程高标准的全面检阅。
在“威马逊”登陆前,自治区防指在前期派出9个工作组的基础上,加派4个工作组前往受台风影响最严重的地区,加强督查指导,强化水库调度管理,对超汛限水位和高水位运行水库提前放水,降低水位,确保水利工程安全。
广西的灾后重建工作已全面展开。当前正值防汛关键期,严重洪涝和台风灾害随时可能发生。自治区防指副指挥长、水利厅厅长杨焱表示:“要进一步抓好各项责任制的落实,继续抓好水库安全度汛、山洪泥石流灾害防范和台风灾害防御,抓紧开展水毁水利工程修复,毫不松懈地做好防大汛、抗大洪、抢大险、救大灾的各项工作。”
来源:必威体育登陆 2014年7月2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