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中国水利”网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准许从事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业务的网站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10120170019
   
         
 
 
         
 
 
 
 
 
全力保护生命之源
——江西吉安市青原区加强水资源管理工作侧记
 
分享到:
2019-02-14

  □本报特约记者 刘茂林

  赣江水质Ⅱ类,会山水库水质Ⅲ类……近日,江西省吉安市青原区发布了《水资源质量月报(2018年12月)》。记者了解到,这是会山水库连续三次榜上有名,也标志着会山水库彻底摘掉了“劣Ⅴ类水”的帽子。

  从劣Ⅴ类水跃为Ⅲ类水,会山水库实现华丽转身。会山水库所在地的村支书肖义沛介绍,会山水库是一座小型水库,长期以来形成岸上养牛、水面养鸭、水中养鱼的模式,使水库水质越来越差,“过往群众绕道走,下游群众没水用”。经过一年多时间的强化整治,会山水库发生了脱胎换骨的变化。

  近年来,青原区针对“污染在水里,根子在岸上”的现象,坚持问题导向,按照全域共治、水陆同抓的思路,加强水资源管理,推动水污染治理,加快水生态修复,“以出境水好于入境水”的严格标准,全力保护生命之源,保障群众用水安全。

  投入大手笔
  关停禁养区内畜禽养殖场

  富禧鼎生态循环养殖小区位于富田镇横坑村,是青原区最大的生态养殖小区,占地面积达1758.6亩。日前,记者走进生态养殖小区,只见一栋栋栏舍错落有致,掩映在绿色丛林中,空气清晰,环境优美。

  富田镇副镇长匡贤明介绍,富禧鼎集团投资4.5亿元,大力建设畜禽废弃物高效资源化处理区、清洁能源生产区、育肥区、项目管理区、生态有机种植区“五个小区”,日处理污水能力500多吨,年产有机肥料2万吨以上,年出栏生猪10万头以上,年产值2亿元以上,“最大的效益是对粪便、污水‘吃尽榨干’,全过程零排放”。

  大手笔、高标准建设生态养殖小区,传递的是治水理念,彰显的是退养决心。2016年,青原区针对畜禽养殖污染问题,启动禁养区生猪退养暨生态循环养殖小区建设攻坚行动,落实资金600万元,按照每座小(2)型水库3万元、小(1)型水库6万元的奖励标准,对禁养区内畜禽养殖场进行全面破拆,拆除畜禽养殖场217家,面积达13.5万平方米。

  同时,青原区深入开展“清河行动”,对工矿企业及工业聚集区水污染、城镇生活污水、化肥农药、农村生活垃圾及生活污水、船舶港口污染、城区黑臭水体、侵占河库水域及岸线、非法采砂、非法设置入河排污口、非法破坏湿地、重金属污染等进行集中整治,对渔业资源、水库水环境、饮用水水源加强保护,关停超标企业8家、高耗水企业30多家,关闭非法采砂场18家,整治入河排污口1处,建成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工程129个。全区污水处理率达95%,彻底消灭了劣Ⅴ类水。

  探索新路径
  水域保洁实行第三方治理

  1月12日,天刚拂晓,刘文生穿上救生衣,带上打捞工具,划着小船,开始新的一天巡河工作。刘文生的“责任田”,是富水河易家洲至黄塘边河段,大约2公里长。上任以来,他风雨无阻清理垃圾、杂物。“以前,河里漂浮物多,河水浑浊。如今,臭水河变清澈,岸绿景美。”眼前的景象,让刘文生心情舒畅。

  刘文生是新圩镇易家洲的困难群众,2017年经村里推荐,被赣深物业公司聘为保洁员。新圩镇党委书记刘洁介绍,2016年,新圩镇成立河库管理指挥中心,率先推行政府购买服务试点,将富水河及沿线4个村的清洁、绿化及河库保洁交给赣深物业公司打理,并安排10名困难群众就业,探索出了一条河库环境综合整治长效新路径。

  从试点到示范,新圩经验在青原区迅速推广。2018年,青原区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将全区水面、水边、水岸附近村庄的卫生保洁纳入第三方治理范畴。去年以来,青原区投入资金3000万元,购置垃圾清运板车1000多辆、垃圾桶箱1.3万多个,建设液压垃圾中转站7个,落实村级保洁员1000余人,按照“户分类、村收集、镇转运、区处理”的模式,对农村垃圾进行无害化、减量化、资源化处理,全区垃圾处理率达87%,以往水陆卫生“两张皮”的乱象逐渐消失。

  擦去污垢,亮出底色,江河湖泊碧波荡漾。监测数据显示,2018年年底,青原区水库水质均达或优于Ⅲ类,重要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率91%,地表水达标率90%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赣江、孤江、富水河等河流水质长年稳定在Ⅲ类以上。

  守护全方位
  安全卫士实时监控水源水质

  “监测发现,有大量水葫芦涌入浒溪水库,请你们立即查明原因,尽快处置到位。”2018年11月中旬,青原区河长制办公室、水资源管理中心联合发文直达文陂镇镇村两级相关责任人,一场打捞水葫芦攻坚战迅速在文陂打响。

  通知提及的监测系统,就是水库雨量水位自动监测系统,如今已覆盖到青原区全部小(2)型以上水库。据了解,这仅是青原区监控水源水质的方法之一。近年来,青原区围绕水安全,加大投入,利用高新技术,构建一张覆盖全区、立体化、实时在线的水质监测网络。

  建设地表水水质自动监测网站。在孤江设立江口水质自动监测站点,对控制断面水温、溶解氧、pH值、浑浊度、电导率、高锰酸盐指数、氨氮、总氮、总磷等9项指标进行实时监测,及时掌握断面水质状况,把握水质变化规律,为区域水污染防治工作提供决策支撑。

  对主要水源实行水质在线监测。由水文部门在主要水库、江河湖泊等设置水质监测点,在线监测水源地和界河交接断面水质,发布水资源质量月报和水资源公报。同时,每年两次对小型水库水质进行检测,发布检测结果。

  建立集中供水水质检测制度。集中供水管理单位每日做好出厂水pH值、色度、浑浊度、肉眼可见物、水温等检测工作,遇丰水期和枯水期,至少采集一次出厂水、末梢水各一份水样进行送检,确保水质安全。卫健、水务等部门每年两次对供水工程采集水样检测,遇特殊情况,实时检测水质。

  在加强水资源管理的同时,青原区加快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促进水资源高效利用。截至2018年年底,青原区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降至55立方米,工业水重复利用率达65%,城镇节水器具普及率达61%,居民日均用水量为159升。

  来源:必威体育登陆 2019年2月14日

刘茂林
责任编辑:邓婉颖
相关新闻
 
【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江西大余县:方便用水成常态
“三化”治“砂顽”——江西省吉安市青原区探索实践政府统管砂石资源模式
江西乐平:河道“僵尸船”专项整治战果显著
江西景德镇:专项整治集中解决河湖突出问题
锐意改革谋发展 治水兴水谱新篇
欢迎访问“中国水利”网
     

主办:betway苹果 设计制作/维护管理:北京激浪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投稿信箱:abc@chinawater.com.cn 编辑部电话:010-63205285,18511059159 业务联系:010-63205284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