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通讯员 张能秋)年初以来,贵州省岑巩县以完善农田水利工程体系为基础,以明晰产权、水权为前提,以健全农业水价形成机制为核心,以创新体制机制为动力,逐步建立农业灌溉用水总量控制和定额管理制度,提高农业用水效率。
岑巩县水务部门深入改革试点区域调研,精心编制改革试点实施方案,深入试点区开展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工作调研,并广泛征求羊桥乡党委政府、受益村组及群众代表意见,编制完成了《岑巩县农业水价综合改革试点实施方案》。2017年7月,试点方案经县委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会议研究通过,并印发至各乡镇党委政府及相关部门,实现“建管养”一体化发展, 既在总体上不增加农民负担,又能有效促进节约用水。
岑巩县建立总量控制和定额管理制度,根据今年种植的作物种类和面积,结合全省行业用水定额标准,完成各试点灌区用水总量核定工作。通过测算供水成本,协商制定水价,初步水价制定为:渠道自流灌区湿生作物(如水稻)按每年30元/亩收取,旱生作物(如玉米、烤烟)按每年10元/亩收取;高效节水灌区按年基本水费10元/亩+计量水价0.5元/立方米收取。收取的费用用于水利设施的“建管养”项目,以达到实现“以水养水”的目标。为保证精准计量,岑巩县完善计量设施,按照计量到户的原则配备计量设施,对各试点灌区计量设施进行完善。
目前,岑巩县按照政府主导、科学规划、因地制宜、节水高效、建管并重的原则,以羊桥乡赵坪水库灌区、姚寨水库灌区和龙田镇一碗水引水工程灌区(涉及耕地面积6000余亩)作为农业水价综合改革试点,待时机成熟后全面铺开。
来源:必威体育登陆 2018年9月1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