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水库景观 资料图片
□本报通讯员 陈利阳 黄江裕
水天一色,鹭鸟飞翔,波光潋滟,尤其是它的落日别样壮观,有“长河落日圆”的意境,因此被当地百姓称作“新八景之一”。它便是湖南省临武县的水源地长河水库。
长河水库是临武县最大的水库,修筑于上世纪60年代,因拦截全县最长的河流武水形成水库而得名,承担着县城及其周边乡村17万多人的供水任务和14万亩耕地的灌溉用水。每年从这里输送出的自来水达1400万立方米。
近年来,临武县借力水生态文明建设、全面推行河长制,不断加强水源地管理和保护,朝着“有生态空间、有牢固堤防、有良好水质、有安全保障”的“四有”目标持续奋进,让全县人民在绿水青山中共享“自然+生命+生活”情景交融的鸟语花香之美。2017年,长河水库水资源保护被选为全省基层水利改革创新典型案例。
规划引领制度先行
2011年,临武县人大十五届四次会议作出《关于加强长河水库水资源保护的决议》,拉开了长河水库水资源保护工作的序幕。临武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制定出台了《五年工作规划》,吹响了以“保护长河水、珍爱生命源”为主题的号角。6年多来,共安排3500万元专项工作经费。
垃圾收集全面覆盖
推行“户分类、村收集、乡中转、县处理”垃圾处理模式,投资300万元在库区所在地西山瑶族乡建成地埋式压缩垃圾中转站和联体式垃圾中转站,建设垃圾收集池20余座,设置垃圾箱300余个,发放活动垃圾桶3500余个,建成垃圾收集网络17公里,配置垃圾收集车12台,县环卫所每2天清运1次,覆盖了库区全部乡、村、组,实现了垃圾处理“减量化、无害化”的目标。
污水处理新技术普及推广
引入“村级收集—一级氧化塘沉淀—二级氧化塘净化—人工湿地吸附过滤—下河入库”的污水处理新技术,在武源、西瑶建成500亩氧化塘和人工湿地污水集中处理工程,并配套建设污水收集管网1.65万米,同时吸收处理6个村12个自然村的生活污水。结合长河清洁小了解最新苹果版体育投注平台 工程、农村污染防治整县推进工程等项目,杜绝了污水直排入河入库。
生态产业深入推进
建成沼气池150口,对养殖污染实行科学净化处理。对保护区8000亩耕地推广实行测土配方,年减少化肥使用量200余吨,为农户节本增收260余万元;安装太阳能杀虫灯150盏,覆盖水稻生产面积6438亩,减少农药使用量6吨;推广500亩绿色无公害优质稻示范:将保护区打造成了生态绿色环保农副产品基地。
水质监测保护体系逐步完善
建成4个入水口和1个出水口监测点,每月取样监测。近年来,共投放200万尾滤食性鱼种,通过鱼类自然消化水中的氮磷化合物,有效抑制水质富营养化。在水库周边设置安全防护栏网2370米,安排专人巡逻,杜绝人为入库污染。通过以奖代投引导群众拆除保护区内路边厕所200余处,改厕农户达350户,组织实施建设公厕22座。
生态修复全面开展
投入资金近1000万元,实施了武源河等生态清洁小了解最新苹果版体育投注平台 治理工程。积极开展森林生态补偿,制定了《临武县长河水库水资源一级保护区森林生态补偿办法》,以一级保护区1.5万亩林地为重点,严格实行“禁伐令”和封山育水政策,修建高标准防火带30公里,宜林地补植补造600余亩,提高水土涵养能力。
临武县通过不懈努力,使长河水库水质长期保持在Ⅱ类以上,守护住了这一幅“醉美长河画”,让湖水清澈,碧波畅流。
来源:必威体育登陆 2018年12月1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