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通讯员 康建坤
眼下正是夏灌高峰期,家住甘肃省瓜州县双塔乡古城村的杨大爷坐在家里凉棚下,轻轻一点手机APP,实时查看远处10亩枸杞地的水量、水费等信息,还能根据农作物长势合理确定灌水时间。
与此同时,鼠标在甘肃省疏勒河了解最新苹果版体育投注平台 水资源管理局(以下简称“管理局”)信息中心的电子大屏上轻轻一点,疏勒河总干渠各沿线和分水口的水位、水量逐一显现。信息系统不仅具有“千里眼”的神通,还兼备“中军帐”的功效。坐在办公室,工作人员可随时提起一两百公里外的水库闸门,实现远程调水。
管理局牢固树立新发展理念,以抓好节水型、信息化灌区建设为突破口,广泛推行互联网+水务管理,形成了从河流源头到田间地头的“一龙管水”地表水资源管理新模式,实现了水资源高效利用和灌区可持续发展,打通了服务灌区群众的“最后一公里”。
把先进技术引进来、用起来,是管理局打造信息化灌区的重要措施。在甘肃省玉门市玉门镇代家滩村有一处节水灌溉示范核心区,与人们常见的节水措施不同,这里的农田安装的是土壤水分传感器。该浇水了,设备会自动发送信息到控制中心,开启闸门。水浇够了,又能自动关闭闸门。利用这项先进水利技术,目前已在昌马南干渠管理所建起了5.8万亩的节水示范区,集新型闸门系统、自动化控制、多种节水措施、田间不同种类作物种植灌溉示范等于一体,加快了节水灌溉和新技术的推广应用。
“现在我们用水,真正做到了精确公正计量。”甘肃省玉门市下西号镇西红号村农民用水者协会副会长李广军说。
现在,疏勒河灌区的支渠斗口安装了水位流量监测装置,一台台水位自动记录仪像电子秤般,每隔5分钟观测一次,并实时将信息发送到水管人员、农民用水者协会会长、村民小组用水小组长的手机上,成功解决了农业灌溉管理中长期存在的计量难题。目前,疏勒河灌区斗口水量实时监测点总量达210个,控制灌溉面积近100万亩,占全灌区灌溉面积的70%以上。
年初以来,管理局纵深推进互联网+水务管理,加快实现从粗放用水向节约用水转变,高标准实施的灌区信息化系统斗口水量实时监测与闸门自动化控制项目建设完工,157个斗口计量点和24套闸门测控一体化工程全部安装调试完毕,实现了斗口水情实时在线监测,闸门远程测控和手机APP实时查询监控。借助先进技术手段,推进节水型、信息化灌区建设,用水群众真正用上了“明白水”,交上了“放心钱”。
来源:必威体育登陆 2017年8月2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