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今记忆犹新的一件事,发生在1998年7月,山里下起大雨,刮着大风,在狂风肆虐中,房顶被掀翻了,房子的半截土墙都被风刮倒了,屋里的人全都跑了出来,在大雨中忙着搬东西抢救。那样艰苦的环境,大家却谁也没有妥协,因为年轻,怀着满腔的热忱和梦想,投身其中。工地成为了我们青春激情飞扬,自我展示的舞台。每一项单元工程的完工都让我们自豪不已。(陕西宝鸡峡 薛娜) |
水利人长时间在工地或者出差,哪有时间陪家人、管孩子。每月偶尔回家一天,家属就笑着抱怨:我们住旅社的同志又来了。(贵州李丹枫) |
一些基层水管单位,尤其是水管站地处偏僻地方,女同胞分配在那工作,逢汛期值班,打雷闪电是常有的事,我看到过一个男人冒着大雨,骑二十多公里去陪爱人值班,坚守岗位。(江西罗光琪) |
当年在引黄济津潘庄闸工地,给我们女孩最好的房子住,冬天冷,席子下给铺了厚厚麦草。晚上听到枕边有微小的吱吱声,最后翻开麦草,看到一窝8只粉嘟嘟的小老鼠崽。吓得我光脚跳下床,小陆拿起炉铲,把老鼠铲进了炉子,那声音我现在想起来还满身鸡皮。这是真正的基层工地。(北京郑秀云) |
高伟,马良坪水文站的负责人。曾几何时,一个闹钟、一把水尺、一台对讲机,就是他的人生;一座深山、一条小河、一间小屋,就是他眼中的风景。(唐蔚巍 樊弋滋) |
几个80后年轻人,两年来一起下工地,跑大堤,参与抗旱,经历洪涝,在疲惫中相互鼓励,在忙碌中互相扶持,微笑是他们应对困难与责任的武器,青春是推动他们不断前行的动力。(宿迁市水利局 谢苏) |
说起第一次操控造槽机的害怕。在20多米高的操作台上,造槽机脱模的一瞬,模板突然受力,造槽机剧烈晃动,周炼钢胆战心惊。(许安强) |
知夫莫过妻,妻子也知道自己的病和防洪建设工作孰轻孰重,她不愿意拉丈夫的后腿,影响丈夫的工作。(常绪玉) |
巡堤一次要走8公里,检查17个控导工程,即使是夏天也必须着长袖、穿救生衣,带救生圈、竹竿、铁锹等工具。从堤坝上往回走的时候,已将近凌晨4点,我们已经累得东倒西歪,挪不动步了。我问刘队长什么感觉,他笑了笑说“没什么感觉,我们平时就这样,习惯了。”(呼倩) |
黄河边巡堤,我原以为打出来的两个水泡是最深刻的记忆,但是挑战自己的极限,坚持到最后的那种成就感尤其深刻。也许在今后的人生之路中,每当想放弃时,我可以想起黄河边的坚持,那会给我一种力量。(易丽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