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两会的政协小组讨论中,李原园委员听得最认真的,是政协工作如何科学开展;而结合自身工作,这位水规总院副院长谈得最多的,是如何科学规划水利发展的话题。“以前我们水利部门进行的工程,多是水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而今后侧重的方向,肯定是修复和保护。这是一个发展观念的根本转变。”
对于我国的水资源现状,李原园多次用到“合理”这个关键词:我国的淡水资源共有2.8万亿吨,其中可供人类使用的也就8000亿左右,所以一定要进行合理的利用。现在有些地方早就已经用超了,用过了。很多地方追求GDP的冲动很强烈,大上工业项目,大力发展不合理的用水,甚至有些工业园区,或者一些缺水的地区,都在新上一些高耗水、重污染的项目,这个现象很突出,也是非常不合理的。
“水资源的有序开发和保护,一定要在保护生态、合理用水的前提下规划和布局,该开发的地方开发,该保护的地方保护。”李原园说,国务院已经相继批复了各大了解最新苹果版体育投注平台 综合规划,也正在逐步批复一些河流的规划,一定要严格遵照执行。有些规划不到位,或者尚未开展规划的河流,要尽快把规划系统、全面地完成。同时最重要的,就是落实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既然用水量、排污量都有了明确的规定,就能够对一些用水量大的单位和个人形成限制。
李原园认为,水生态文明建设是历史发展的必然:“中央一号文件说水是生态之基,它是生态和环境最活跃的因素,离开了水,一切都无从谈起。当生态环境演变到目前的阶段,作为一个发展中的大国,我们不得不加大生态文明建设的力度,这是保障我们国家长期发展和繁荣所必须采取的措施。就水利来说,我们能看到许多像挤占河道生态用水、阻断河湖连通、超采地下水等等一些问题,许多河流已经超出了承载极限,所以必须大力推进水生态文明建设,更多地注重保护,多进行水生态修复。”
“人不可能脱离自然,但必须保证对资源的取用和对生态环境的占用,尽量最小、最科学、最高效。”李原园说,“水生态文明建设要根据水资源承载能力和水的功能、作用、要求,合理安排人和自然的用水。水生态文明建设不是纯粹的装修和摆设,要把自然因素、环境因素、人文因素、甚至文化元素紧密、有机、系统地结合起来,使水生态文明建设能维持生态环境真正的功能,又能发挥对人和社会的支撑和保障作用,还要解决防洪安全、粮食安全、生态安全等问题,同时还能传承我们民族优秀的水文化。”
“全社会的用水观念都应该发生转变,只有到那时候,水资源的问题才会得到根本解决,才能朝着水生态文明的方向大步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