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里的庄稼因旱早熟,山上的树木没有生机。

山区老乡家的水窖也蓄水不多了

小塘坝的水已经见底,老牛现在要走下去才能喝到水
中国水利网站讯(记者 赵学儒)记者日前从云南省水利厅了解到,该省先后遭遇2009年、2010年、2011年、2012年、2013年五年连旱。今年以来,该省降水持续偏少、气温持续偏高、河道来水整体偏少,旱情呈显五大特点,给受旱地区的群众生活和工农业生产造成了较大影响。
这五大特点是:
严重干旱正呈常态化趋势发展。该省在遭遇2009年春夏连旱和2010百年不遇特大干旱的情况下,又连续遭遇了2011年雨季干旱和2012年季节性干旱以及目前的2013年冬春连旱,旱情持续时间之长历史罕见。受全球气候变暖影响,该省气候形势愈发复杂多变,干旱正呈常态化趋势发展。
旱情正从局部向全省蔓延发展。该省旱情发展较快,从2月18日至3月28日,干旱范围由5 个州(市)发展到除西双版纳州以外的15个州(市),农作物受灾面积从510.7万亩发展到1173.0万亩,农村饮水困难分别由60.4万人、33.5万头大牲畜上升到326.1万人、153.4万头大牲畜。
干旱的叠加效应明显。该省已连续遭遇大面积干旱,今年受灾较重的昆明、玉溪、楚雄、大理等地区,也是连旱持续受灾的地区。同时,该省大量的山区、半山区在连续干旱中,农村饮水也尤为困难,减灾难度不断加大,该省干旱的时间、区域叠加效应突出。
近年建成的水利设施在抗旱减灾中发挥了巨大作用。连续干旱期间,该省建成157座大中小型水库,新增库容14.88亿立方米,建成山区“五小水利”135余万件,这些水利设施在很大程度上减轻了连续旱灾对该省经济社会发展的不利影响。
连旱大干,再次暴露了该省工程性缺水问题依然严重。该省水利工程蓄水总库容已达到121.9亿立方米,但全省人均蓄水库容不到全国的二分之一,水利工程人均供水能力仅为全国64%,特别是山区各族群众储水设施严重不足,供水保障程度低。虽然该省多年平均降雨量达1000 毫米左右,但仍然需要抗旱,说明该省目前储水设施少,蓄水能力不足。
截至3月28日数字显示,年初以来该省平均降水量22.7毫米,较多年平均偏少54%;平均气温12.9℃、偏高1.7℃,为历史同期第二高年份;河道平均来水量比多年同期均值偏少39%。15个州(市)119个县(市、区)不同程度因旱受灾,受灾人口1094.2万人,326.1万人、153.4万头大牲畜饮水困难,164.1万人需要救助;农作物受灾面积1173.0万亩,成灾537.0万亩、绝收128万亩;253条中小河流断流、289座小型水库干涸,659眼机电井出水不足;因旱直接经济损失55.9亿元。
目前,云南省各州市全力以赴抓好当前抗旱保民生、抗旱促发展工作,采取相应措施缓解旱情,确保城乡供水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