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务院新闻办审批具备新闻登载业务资质的网站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1012006022
  首页 -> 正文


水库移民开发局局长唐传利:政策驱动 投入加大 水利移民和扶贫成效显著

2012-10-23

  2002年以来的10年,是我国水利移民和水利扶贫工作得到高度重视和切实加强并取得显著成绩的10年。就此专访了水利部水库移民开发局局长唐传利。

  问:十六大以来,我国水利移民政策有哪些明显变化?实际成效体现在哪几个方面?

  唐传利:十六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作出了调整和完善水库移民政策的重大决策。2006年国务院修订颁布了《大中型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征地补偿和移民安置条例》(国务院令第471号),印发了《国务院关于完善大中型水库移民后期扶持政策的意见》(国发[2006]17号),出台了移民安置和后期扶持方面的配套文件30多个,并召开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次全国水库移民工作会议,使我国水库移民工作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

  在各地、各有关部门的有力组织实施下,后期扶持政策实施取得阶段性成效,实现政策兑现、资金安全、社会稳定的目标。据统计,2006-2011年底,全国累计征收后期扶持基金、库区基金、0.5厘电价加价资金1100多亿元。全国2382万农村移民直接受益,库区和移民安置区存在的水、电、路等几大难问题逐步缓解,部分移民生产生活条件明显改善,移民脱贫致富步伐明显加快,农村移民人均纯收入占同期全国农村人均纯收入的比例,由2004年的53%提高到2011年的76%。广大移民群众深切感受到党中央、国务院的亲切关怀,发自内心地感谢党和政府的惠民政策,库区和移民安置区社会总体稳定。新建在建水利工程移民搬迁安置进展顺利。2002-2011年底,部属大中型水库搬迁安置移民35万人,有力地保障了小浪底、百色、尼尔基等大中型水利工程的顺利建设。

  问:请简要介绍一下近10年来水利扶贫取得的成效,水利部主要采取了哪些措施加以推进?

  唐传利:2001年开始,水利部承担了重庆和湖北共7个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的定点扶贫任务,开展了以全国592个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和22个人口较少民族地区等贫困地区为重点的行业扶贫工作,2006年和2008年水利部又先后启动实施了贵州省铜仁、毕节两个地区级水利扶贫试点工作,形成了定点、试点、行业“三位一体”的水利扶贫格局。

  10年来,水利部充分发挥水利行业优势,以‘五水加科教’为主要内容,以项目扶持、对口支援和干部挂职为主要渠道,圆满完成了定点扶贫和铜仁市的试点扶贫规划任务,毕节水利试点扶贫工作取得重大进展。据统计,2001-2010年底,定点扶贫7县累计完成水利投资73亿元,定点扶贫地区水利建设明显加快,水资源利用率由2000年末的8%提高到12.5%,水利工程供水总量由5.8亿立方米增加到9.5亿立方米,有效灌溉面积由126万亩增加到160万亩。铜仁水利扶贫试点地区“十一五”期间共完成水利投资38.1亿元,是“十五”期间的2.5倍,水资源利用率由试点前的5.7%提高到9.6%,水利工程供水总量由7.06亿立方米增加到10.86亿立方米。毕节地区2010年中央水利投资规模达到4.9亿元,是上年度的1.9倍,创历史最高。水利扶贫极大地缓解了当地发展受制于水、受困于水的矛盾,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受到当地党委政府和广大干部群众的高度评价,水利部多次受到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的表彰。  

        


  相关新闻:




   
最新更新


 
图片报道


主办:betway苹果 设计制作/维护管理:北京激浪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投稿信箱:abc@chinawater.com.cn 编辑部电话:010-63205285,010-62980955 业务联系:010-63205284

京ICP备11042313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08513号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