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务院新闻办审批具备新闻登载业务资质的网站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1012006022
  首页 -> 正文


湖南省汨罗市:小农水支撑大农业

2011-09-22

  汨罗市三江镇花桥村“干支斗农毛”五级渠道通往田间地头

  汨罗市三江镇花桥村小农水工程掠影

  在黄解桂家的稻田边,“贯彻落实中央1号文件,抓好农田水利设施建设”的大标语赫然醒目

  中国水利网站9月22日讯   “我家地在渠道下游,以前放一天一夜的水,才能浇上一亩地,晚稻插不下去影响收成。自从有了小农水项目,今年2亩地种上双季稻,比去年增产了80斤。”汨罗市三江镇花桥村村民黄解桂坦言,过去遇上今年的旱情,一亩地恐怕只有四五百斤的产量,然而今年天干田不干,早稻亩产“打”了900斤,晚稻至少能有1100斤。

  在黄解桂家的稻田边,“贯彻落实中央1号文件,抓好农田水利设施建设”的大标语赫然醒目。政策落到实处,只见一条条经过防渗衬砌的田间渠道纵横交织,连接成网,汩汩清泉浇灌着绿油油的稻田,滋润着三湘大农业。

  从水库到田间,“干支斗农毛”五级渠道缺一不可,相辅相成。在农田灌溉中,如果把干渠、支渠比作“动脉”,那么斗渠、农渠、毛渠就像“毛细血管”。由于小型农田水利设施年久失修,大量沟渠、山塘等“毛细血管”淤塞,“堤比渠宽,泥比水厚”,导致农田水利“最后一公里”障碍重重,常常出现“库里水汪汪,田里闹水荒”的尴尬。

  2009年,汨罗市被纳入全国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建设县。小农水项目实施以来,全市以农村水利综合规划为指导,以保障粮食安全、促进农民增收、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改善农村生态与环境为目标,不断完善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初步形成了较为完备的防洪、排涝、灌溉及水资源配置体系,被评为“全国小型农田建设先进县”。

  主要表现为:一是兴修了一批高水准的水利设施。改造整修塘坝374处,整治渠道598公里,项目区年新增需水量175万立方米,改善灌溉面积12.1万亩,年新增节水能力862万立方米,相当于增加了一座中型水库。二是摸索了一套撬动水利投资的有效办法。发挥财政资金“四两拨千斤”的作用,有效整合涉农涉水资金,通过“一事一议”、奖补结合等方式,调动群众投资投劳积极性,建立了多元投入机制。三是形成了一套管水护水的良性机制。项目区形成了以农民用水户协会管护为主、基层水利服务组织指导为辅的农田水利工程建后管护制度,确保工程长期发挥效益。四是统筹解决了一些民生水利实事。五是保障了农村增色、农业增产和农民增收。水资源效益最大化有力地支撑了农业发展,先后被评为全国重要商品粮生产基地、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湖南省粮食生产标兵。

  谈起“小农水”的好处,三江镇水电站站长徐鹏辉一连用了5个“好”:国家政策制定得好,工程规划设计得好,工程质量好,工程效益发挥得好,老百姓反响良好。他说,过去渠系不通,每年都要向水库买三四次水,还只够种植单季稻。今年“小农水”工程刚建成,立马发挥效益,在几个月不下雨的情况下,不仅一次水都没买,而且农民全部改种双季稻,产量立马翻番。

  来源:中国水利网站  2011年9月22日



  相关新闻:
湖南省湘乡市:山平塘清淤扩容点亮丰收希望
330条中小河流有望水畅其流
湖南获中央水利投资额居全国第一
湖南新华浯溪水电站全面发电
湖南省进一步部署当前防汛抗旱工作
湖南全面铺开防汛准备工作
邵阳县规划“十二五”解决32.5万农村人口饮水安全问题
退休职工唐星刚夫妻4年如一日义务打捞河道漂浮物




   
最新更新


 
图片报道


主办:betway苹果 设计制作/维护管理:北京激浪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投稿信箱:abc@chinawater.com.cn 编辑部电话:010-63205285,010-62980955 业务联系:010-63205284

京ICP备05057569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2781号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