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衬砌硬化后的水渠成为粮食丰收的主力军

干支斗农毛渠四通八达,滋润着两旁的稻谷

今年刚刚衬砌完毕的东风三干渠主干渠在抗旱中发挥巨大作用

雷云武一家刚从地里收回晚稻,正忙着晒谷
中国水利网站讯(记者 杨勤)“过去渠道不畅,尤其是放尾水的时候,乡镇领导都扛着被子护渠守水,协调用水矛盾。自从2000年农民用水户协会成立以后,坚持谁受益、谁负担的原则,由用水户自觉投工投劳维修堰塘、水库、渠道,大家把干水利当作自己家的事来做,灌溉效率明显提高。”站在刚刚衬砌完工的干渠旁,湖北当阳市东风三干渠农民用水户协会主席黄立方兴奋地说。
东风三干渠农民用水户协会于2000年9月8日正式成立,辖王店、玉泉两个镇(处)9个村3543户。协会成立以来,逐渐理顺了用水秩序,明确了工程管护主题,扩大了服务范围,灌溉面积从成立之初的6192亩增加到25000亩,年收入由负1.5万元增加到11万元,实现了协会自身的良性循环。
农民用水户协会成立以来,充分利用政策支持,不断完善工程配套设施,确保水利工程设施发挥最大效益。一是抓住末级渠系以奖代补的政策机遇,大力实施渠道整治工程。完成了骨干渠系衬砌11000米、末级渠系硬化19000米。二是抓住产权制度改革机遇,及时实施引水开源工程。三是抓住病险水库除险加固机遇,大力实施提高蓄水能力工程。争取国家投资400万元,完成玉泉水库除险加固,水库蓄水能力由不足150万立方米增加到250万立方米。
在今年湖北发生60年一遇大旱的情况下,东风三干渠农民用水户协会在有序管水、协调放水、及时灌溉、确保粮食稳产增产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
黄立方说,协会管理的9座水库去年就蓄满了水,今年主干渠刚硬化完就放水灌溉了,抗旱效果立竿见影。过去土渠放一次水要17个小时,现在只要3个小时就搞定了。
从东风三干渠农民用水户协会采访出来,正好碰到当阳市玉泉村老村支书雷云武一家正在收晚稻,忙得热火朝天。听说我们的来意,雷云武道出了心里的“小九九”:“我家每亩地给协会交13元水费,就等于收入了1300元。”
这笔账怎么算?他说,在水稻生产里,水利是第一位的。他家稻田在干渠末端,过去常常灌不上水,没有水就等于颗粒无收。今年5月30日正好插秧旺季,渠道里没有水。他找到农民用水户协会,几个小时就把渠道灌满了。有了水,一亩地就有1000多元的收入。这个投入产出相当可观。
来源:中国水利网站 2011年9月2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