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中华环保世纪行之贵州见闻:“白恶落斯”的嬗变

2009-09-07

 

向当地工作人员了解水土流失治理情况

 

 

记者们采访关岭县水保站工作人员

 

 

关岭县花江五里村规划种植的花椒树每亩一年可让五里村群众增收2000元

 

 

原来的荒山综合治理后遍山树木葱郁

 

    中国水利网站讯  继今年4月份在辽宁省考察《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实施情况后,9月3日,在全国人大环资委副主任委员张文台的带领下,人民日报、中央电视台等22家媒体的记者在贵州了解《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落实情况。

 

    9月5日,记者一行来到关岭县布依族苗族自治县花江镇五里村,这里治理前被人们戏称为“白恶落斯”(白茫茫的石头,恶劣的生态与环境,落后的经济,典型的喀斯特地貌),村长也被戏称为“总统”。由于山高坡陡,土层贫瘠,生态极为脆弱,植被综合覆盖率仅15%,岩石裸露率高达80%,“吃粮靠救济,用钱靠贷款”是其真实写照。

 

    2002年,该地段作为退耕还林水土流失治理示范区,经过技术人员实地考察,按照“科学规划,因地制宜,适地适树”和花江大峡谷景区“美观,绿化”的原则,实行封、造、育、管结合,乔、灌、草一起上,做到植乔,保灌,留草。根据不同的立地条件,采用不同的治理方式。在山坡下采取坡改梯,种植花椒和砂仁等具有市场优势的经果林,修建小型水利水保工程;在山坡上加强管护、发挥生态的自我修复能力,石漠化的发展得到有效遏制。

 

    经过7年的治理,示范区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成效显著,植被覆盖率由15%提高到62%,增加了47个百分点,土壤侵蚀量由每年的6.95万吨降到3.82万吨,人均收入由1995年的800多元增加到2130元,高于全县平均水平。

 

    来源:中国水利网站    2009年9月7日

作者: 张佳丽
SRC-128


  相关新闻:
中华环保世纪行太湖记者团 全程采访结束
中华环保世纪行太湖记者团在嘉兴采访
中华环保世纪行赴太湖记者团听取浙江省情况介绍
中华环保世纪行记者团在苏州采访
中华环保世纪行记者团在常州采访
<中华环保世纪行> 青岛:关怀碧海蓝天 力行循环经济
盛华仁指出:依法治理水污染刻不容缓
兴仁县防汛物资准备就绪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