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部在学习实践活动中,紧扣实践深化学习,通过学习推动实践,把深入学习和实践探索贯穿全过程,取得了明显实效。
一、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坚定性进一步增强。广大党员干部通过学习、调研和大讨论,思想深处受到很大触动,理论认识有了新的提高。集中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对科学发展观的理解越来越深。通过学习实践活动,广大党员干部对科学发展观深刻的思想内涵、鲜明的时代特征、深厚的理论渊源、丰富的实践依据、坚实的群众基础,有了更深的理解。大家纷纷表示,科学发展观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只有全面、系统、准确地理解和掌握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精神实质和根本要求,才能真正学懂弄通并自觉运用科学发展观指导工作。二是忧患意识和责任意识越来越强。在学习实践活动中,大家既看到了水利系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取得的成绩,也看到了与科学发展观要求不相适应的地方,破解难题、保障发展、改善民生、保护资源环境的责任感和紧迫感进一步增强,决心全力打好新一轮水利建设攻坚战,加快推进重点领域、关键环节的改革步伐,推动水利又好又快发展。三是用科学发展观指导实践的氛围越来越浓。开展学习实践活动以来,大家自觉查找、主动转变不符合科学发展观的思想观念、工作方式、工作作风,做到思考问题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南,谋划工作以科学发展观为总揽,决策把关以科学发展观为依据,考察实绩以科学发展观为尺度,真正把科学发展观作为工作的指针。
二、推进水利科学发展的思路进一步完善。部党组在学习实践活动中,坚持把科学发展观的根本要求与水利工作的具体实践结合起来,认真分析当前水利发展的阶段性特征,深入研究关系水利事业发展的全局性、战略性、前瞻性问题,不断丰富和完善水利发展思路。广大党员干部通过学习实践活动,在推进水利科学发展上形成广泛共识。突出表现在:一是深化了对可持续发展治水思路的认识。近年来,水利部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提出了现代水利、可持续发展治水思路,突出以人为本、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推动水利工作各个领域发生深刻转变。在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过程中,广大党员干部深化了对可持续发展治水思路的认识,进一步明确了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践行可持续发展治水思路的目标方向、原则要求和重点任务,进一步增强了推进传统水利向现代水利、可持续发展水利转变的决心和信心。二是形成了加快发展民生水利的共识。在学习实践活动中,部党组深入分析人民群众对水利工作的新期待,把加快发展民生水利作为水利工作的重中之重,在防灾减灾、水利建设、水利管理和水利改革等各项工作中落实民生水利要求,努力形成保障民生、服务民生、改善民生的水利发展格局,使人人共享水利发展与改革成果。三是强化了资源节约和保护的意识。在学习实践活动中,广大党员干部深刻认识到,水资源管理是水利工作的永恒主题,没有科学的水资源管理,就没有现代水利;没有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就没有可持续发展水利。2月中旬,部党组在广西召开全国水资源管理工作会议,强调要实行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进一步明确了水资源管理工作的目标、原则、任务和措施,特别是围绕水资源的配置、节约和保护,明确了水资源管理的“三条红线”,即:明确水资源开发利用红线,严格实行用水总量控制;明确水功能区限制纳污红线,严格控制入河排污总量;明确用水效率控制红线,坚决遏制用水浪费,以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支撑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三、保障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政策措施进一步落实。按照中央关于扩大内需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决策部署,部党组采取了一系列果断措施,取得了较好效果。一是新增水利投资项目建设进展顺利。重点解决1571万人饮水安全问题,对324座大中型病险水库进行除险加固,实施199个大型灌区骨干工程节水改造、大型排涝泵站更新改造,开展江河治理、骨干枢纽、重点水源工程建设,实施水土保持工程建设。截至2月18日,去年第四季度新增中央水利投资(不含南水北调工程)全部下达,地方配套资金到位62%,前期工作全部完成,开工率达99%以上,完成中央投资61%。二是明确了“十大工程”建设任务。按照统筹兼顾、突出重点、注重效益的原则,提出了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要突出抓好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农村饮水安全、大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江河湖泊治理、大型灌排泵站更新改造、骨干水利枢纽和重点水源工程、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水土保持等生态建设、农村水电及电气化、行业能力等十大工程建设,大力增强洪涝干旱灾害综合防御能力、水资源配置调控能力、水土资源保护能力。三是抗旱保春灌取得明显成效。去年12月下旬以来,各地累计投入抗旱资金40.95亿元,完成抗旱浇灌面积2.11亿亩次,其中浇灌冬小麦1.97亿亩次,解决了181万人、57万头大牲畜的因旱临时饮水困难,受旱面积已降至多年同期平均水平,极大地缓解了严重旱情对我国夏粮生产的不利影响。
四、解决关系群众切身利益水利问题的力度进一步加大。在学习实践活动中,水利部把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作为开展学习实践活动的重要载体,加快涉及民生的水利工程建设,让群众从水利发展与改革中获得更大实惠。一是民生水利工程投资大幅增加。去年第四季度新增200亿元水利投资,优先安排50亿元用于解决农村人口的饮水安全问题,安排30亿元用于大中型病险水库的除险加固,安排30亿元用于粮食主产省大型灌区的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在年初召开的全国水利工作会议上确定的“十大水利工程”,把人民群众直接受益的基础设施作为水利建设的优先领域,基本覆盖了民生水利的各个方面。二是中西部地区水利发展步伐加快。学习实践活动开展以来,我部陆续与云南、湖北、甘肃、四川、宁夏、新疆、青海等省、自治区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签订了合作备忘录,积极支持中西部地区加快水利发展与改革。水利建设投资更多地向贫困地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革命老区倾斜,加大中央水利资金投入,取消了公益性水利建设项目县及县以下地方资金配套要求。三是群众利益得到更大保护。把维护群众的基本需求与合法权益放在水利建设、管理、改革中的突出位置,切实保障群众在水资源开发利用、城乡供水保障、用水结构调整、水利移民安置、蓄滞洪区运用补偿等方面的合法权益。扎实开展基层水利单位民主评议行风活动,认真倾听民意,解决了一批制约基层水利部门发展和群众关心的实际问题。
五、保障水利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建设进一步加快。在学习实践活动中,水利部认真梳理出制约水利科学发展的突出问题,并把解决突出问题同完善体制机制有机结合起来,努力从制度上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和办法。一是水资源管理职能得到强化。国务院批复水利部新“三定”方案后,我部加快完成了机关各司局的职能调整,强化了薄弱领域的管理职能,推动各地加大水利改革力度,在强化水能资源统一管理、推进城乡涉水事务一体化管理、实施行政辖区内了解最新苹果版体育投注平台 统一管理等方面迈出了新的步伐。二是水管体制改革取得明显成效。借助开展学习实践活动这一重要契机,我部加大工作力度,推动河南、新疆、内蒙古、山西等进展较慢的地方加快水管体制改革进度,目前,全国“两定”测算完成率100%,分类定性完成率99%,公益性工程管理人员基本支出经费和公益性工程维修养护经费落实率分别为91%和77%。同时,认真总结评估改革效果,针对存在的问题研究进一步深化水管体制改革的政策措施。三是农田水利建设新机制不断完善。积极推广运用“民办公助”、“以奖代补”等农田水利建设机制,支持地方建立农田水利项目建设竞争立项制度,推进小型农田水利工程产权制度改革,加快农民用水合作组织建设,逐步完善保障农田水利健康发展的长效机制。此外,水利部还积极推进水利投融资体制、建设管理体制、水价形成机制、基层水利发展机制等方面的改革步伐,着力构建充满活力、富有效率、更加开放、有利于水利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
六、党性修养和干部作风面貌进一步改善。学习实践活动开展以来,各司局、各单位领导班子和党员干部认真查找党性党风党纪方面存在的问题和不足,采取了切实可行的具体措施,使得机关的工作作风和党员干部的精神面貌呈现新的变化。一是政治立场更加坚定。在学习实践中,广大党员干部不断加强党性修养,主动转变不符合科学发展观、不符合中央政策要求、不符合群众期望的观念和做法,着力增强宗旨观念,始终同党中央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保持高度一致,保证中央各项政策措施的全面贯彻落实。二是工作作风更加扎实。广大党员干部继续保持水利抗震救灾中所表现出的精神风貌,大力弘扬“献身、负责、求实”的水利行业精神,工作热情高、责任意识强、任务落实快,使得各项工作有布置、有督促、有检查,机关工作作风有了进一步的转变。三是勤政廉政更加自觉。广大干部职工主动把时间和精力更多地用于理论和业务学习,想大事、办实事、抓落实、促发展。为了集中精力落实好中央扩大内需的政策措施,勤俭办一切事业,部机关推迟了公务车更新计划和防汛楼大修计划,大幅减少出国考察学习活动。认真执行廉洁从政各项规定,树立“为民、务实、清廉”的良好形象。
水利部在学习实践活动中获得六个方面的深刻启示。
一是必须坚持理论武装,把深化学习、提高认识贯穿始终。搞好学习实践活动,党员干部受教育是基础。学习实践活动中,他们把深化学习、提高认识贯穿到学习调研、分析检查、整改落实的各个阶段和各个环节,不断丰富学习形式,创新学习载体,讲求学习效果,不断加深广大党员干部对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精神实质和根本要求的理解,把学习实践活动变成统一思想、提高认识的过程。实践证明,广大党员干部只有在用科学发展观武装头脑上下功夫,不断地深化学习,真正使科学发展观在头脑中扎根,形成推动水利科学发展的共识,才能不断增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坚定性,才能真正学会运用科学发展观分析解决实际问题,健全完善体制机制,促进水利科学发展。
二是必须坚持实践特色,把解决问题、完善制度贯穿始终。实践性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特征,解决问题、完善制度是学习实践活动的目标要求。学习实践活动中,他们着眼经济社会发展大局,结合水利工作实际,围绕“做好民生水利工作,促进传统水利向现代水利、可持续发展水利转变”这一实践载体,坚持边学边改、边查边改、集中整改,立足当前着力办好改善民生、凝聚民心的实事好事,放眼长远努力在体制机制创新上实现新突破。事实表明,只有把坚持实践特色、解决突出问题和完善体制机制有机衔接、有效统一起来,加快解决那些影响和制约水利科学发展、群众反映强烈、当前具备整改条件的突出问题,并把解决问题的有效措施和办法以制度的形式固定下来,才能找准学习实践活动的着力点,把学习实践活动落到实处。
三是必须坚持探索创新,把提高针对性、增强实效性贯穿始终。探索创新是学习实践活动的活力所在。学习实践活动中,他们尊重基层和群众的探索创造,鼓励基层党组织既认真做好“规定动作”,又积极创造“自选动作”,引导、鼓励广大党员对水利工作中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和思考,边学习,边实践,边探索,边总结。实践证明,只有紧密结合水利行业实际和各司局、各单位工作特点,围绕推动水利科学发展主题不断创新活动内容、活动方式和活动载体,切实增强活动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才能保证学习实践活动生机勃勃、充满活力。
四是必须坚持群众路线,把发扬民主、开门搞活动贯穿始终。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实际成效,群众看得最清楚、体会最深刻。学习实践活动中,他们充分发扬民主,密切联系群众,广泛吸收群众参与学习调研、分析评议、整改落实,自觉接受群众监督和评判,体现了服务群众和让群众满意的要求,受到了广大干部职工和群众的好评。实践证明,只有坚持开门搞活动,真正做到听取民意找问题,顺应民意抓整改,依据民意看效果,学习实践活动才有坚实的群众基础,才能保证学习实践活动深入有效地开展,才能把广大党员、群众的发展积极性引导到水利科学发展上来。
五是必须坚持领导带头,把以身作则、率先垂范贯穿始终。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重点是县级以上领导班子和党员干部。学习实践活动中,各级领导干部特别是主要负责同志始终坚持高标准严要求,率先垂范,既站在前台抓活动,又摆正位置受教育,既带头学习调研、带头分析检查、带头整改落实,又联系实际躬身实践、示范引领,在学习实践活动中起到了关键作用。实践证明,领导班子、领导干部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中地位重要、责任重大、作用突出,只有紧紧抓住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这个重点,真正发挥领导的示范带头作用,才能引导和带动其他党员同志积极自觉地开展学习实践活动,确保学习实践活动不走过场。
六是必须坚持统筹兼顾,把两手抓、两促进贯穿始终。坚持统筹兼顾,是开展学习实践活动的重要方法和基本要求。学习实践活动期间,国内外经济形势发生重大变化,各项水利工作任务十分繁重。部党组把抓好学习实践活动与推动当前各项工作紧密结合起来,特别是围绕水利建设攻坚战和北方冬麦区抗旱保春灌等中心工作,找准对接点,开拓新思路,把学习实践活动中激发出的热情,转化为推动工作的强大动力。实践证明,只有坚持两手抓、两不误、两促进,统筹谋划、协调推进,才能做到既把学习实践活动开展得有声有色,又把水利工作抓得有板有眼,既保证学习实践活动的进度和质量,又提高做好各项业务工作的效率和水平。
来源:水利部网站 2009年2月2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