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论坛现场 吴頔 摄

考察钱塘江海塘并听取介绍 高立洪 摄

讨论水利的历史与未来 高立洪 摄
中国水利网站9月21日讯(记者 高立洪 吴頔)9月19—20日,由政协杭州市委员会、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主办,杭州市政协文史委员会、杭州文史研究会、浙江省钱塘江管理局、中国水利学会水利史专业委员会承办的2016年杭州文史论坛暨“钱塘江海塘保护与申遗”研讨会在杭州举办。来自各地的水利、文史、申遗和文博等领域的近百名专家学者齐聚一堂,共同为钱塘江海塘的保护与申遗出谋划策。
杭州市副市长戚哮虎在论坛开幕式致辞中表示,钱塘江海塘是杭州城市的生命线,是数千年来钱塘江两岸人民与大自然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共同创作的一件杰出“作品”,是杭州先人留给我们的重要遗产,需要用心守护。“十三五”期间,杭州将实施“杭州城市记忆工程”,充分挖掘以良渚文化、吴越文化、南宋文化等为代表的杭州传统文化潜力,加大名城、名镇、名村、街区、历史建筑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工业遗产、商业遗产、校园遗产等的保护力度,延续城市文脉,彰显文化特质。发挥西湖和京杭运河世界文化遗产的综合带动效应,全力推进良渚文化遗址申遗,积极做好南宋皇城大遗址、跨湖桥文化遗址、钱塘江古海塘遗址和西溪湿地等保护利用工作,努力打造世界级文化和自然遗产群落。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副院长胡春宏简要介绍了海塘的历史。他谈道,海塘最早起源于钱塘江口,海塘的发展史,是一部人类农耕文明发展史和海岸防洪工程技术史。同时,海塘修筑技术随着时代发展而创新,古代海塘历经吴越竹笼石塘到北宋叠砌石塘、陂陀塘,南宋纵横石塘,再到明清鱼鳞石塘等发展历程,每一种类型的塘型都代表着一个时代或一定时期海塘技术的进步和发展。希望此次研讨会能百花齐放,各位专家畅所欲言,就钱塘江海塘保护与申遗开展深入探讨。
全国政协委员、杭州市政协主席叶明在去年全国“两会”上,就提交了《钱塘江古海塘(包括钱江潮)申报世界遗产》的提案。在论坛开幕式上,他指出,钱塘江海塘并非纯粹的水利工程,它与钱江潮一起,构成了综合性的地域文化,不仅有科技、文学、历史、民俗、生态等方面的内容,更有精神层面的激励和鼓舞,如修筑海塘形成的自强不息的拼搏精神、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坚忍不拔的探索精神、艰苦卓绝的实干精神,这也正是浙江精神之所在,杭州气韵之所在。因此,深入研究钱塘江海塘历史文化,共商助推海塘保护与申遗工作,不仅是一项文化的挖掘保护工程,更是一项推动人类文明进步的灵魂工程,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论坛上,专家学者围绕发掘钱塘江历史文化资源,推进海塘的研究、保护与申遗工作等主题从不同角度进行了分组讨论。今年适逢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水利史研究所成立80周年,这次会议也是10月份即将在北京召开的“水利的历史与未来”学术研讨会分会场之一,由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中国水利学会、浙江省钱塘江管理局、宁波市水利局、绍兴市水利局共同主办。会上,专家们就进一步做好水利史研究工作,进行了深入研讨。
此外,与会专家学者还到钱塘江海塘进行了学术考察。
来源:中国水利网站 2016年9月2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