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研讨会现场 通讯员 孙墨戈/摄

与会代表参观山东莱芜市致远林果专业合作社基地智慧灌溉项目 记者 唐蔚巍/摄

莱芜市致远林果专业合作社桃树基地 记者 唐蔚巍/摄
中国水利网站9月13日讯 (记者 唐蔚巍 唐瑾)日前,现代灌溉新技术交流研讨会在山东济南召开。会议充分肯定了现代科技对农业灌溉事业发展做出的巨大贡献,针对当前节水灌溉领域科技向生产力转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对策,并对现代灌溉技术的发展趋势进行了交流与展望。
中国灌溉排水发展中心主任李仰斌在会上指出,我国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仅为0.53,与先进国家的0.7—0.8相比存在明显的差距。因而,灌溉用水必须节约,传统的灌溉方式必须改变。
据悉,我国有中型灌区7700多处,小农水工程2200多万处,灌溉面积9.88亿亩,排涝面积3.25亿亩。目前仍有91%的灌区采用地面灌水技术,在一些自流灌区,大水漫灌现象仍然常见。
灌区现代化是农业现代化的重要内容之一,中国灌溉排水发展中心正在进行灌区现代化升级改造战略的研究工作。其设立的战略目标是,到2030年,灌区基本实现现代化,全国灌溉面积达到11.45亩,灌溉用水量控制在3730亿立方米,节水灌溉面积8.5亿亩,其中高效节水灌溉5.0亿亩,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提高到0.63。
对于灌区现代化升级改造战略,将按区域进行部署,即北方地区以提高水利用效率和效益为中心,东北地区开展“节水增粮”行动,黄淮海地区开展“节水压采”行动,西北地区开展“节水增效”行动;南方地区以节约集约利用水土资源、提高水土资源利用效率为中心,开展“水肥一体,节水减排”行动,大力推广高效节水灌溉技术、水稻“控制灌溉技术”,着力节水减污。
本次研讨会为来自全国各地从事节水灌溉技术和管理的人员搭建了一个沟通、学习和共享的平台,智慧灌溉云系统技术成为本次研讨会最具吸引力的亮点之一。智慧灌溉云系统综合了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移动应用等现代信息技术,将种子化肥信息、种植专家的宝贵经验采用计算机语言形成数学模型和方案,然后通过互联网将水肥方案下载到智能水肥一体化管理设备,由水肥一体化设备自动进行定量灌溉和施肥。无水肥一体化设备的种植户,水肥方案可自动推送到种植户的手机上,为其提供参考。
研讨会还安排了现场参观,与会代表先后对山东莱芜市致远林果专业合作社基地、富甲庄园示范项目以及山东(雪野)现代水利技术研发与示范基地进行了实地考察。一些示范基地在启用了智慧灌溉云系统技术之后,达到了精准化种植和节水、减肥、增产、提质的目的。
此次研讨会由中国灌溉排水发展中心主办,由山东水务发展集团有限公司、北京中冠锋士科技有限公司、山东省水利科学研究院、山东智慧水利研究院共同协办。
来源:中国水利网站 2016年9月1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