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记:
云南昭通,古称朱提(shū shí),锁钥南滇,咽喉西蜀。这片山高水长的险峻之地,繁育出群英荟萃的人文历史;这片悠久厚重的光辉之地,也哺育出率真忘我的水利儿女。是他们的付出,让朱提要冲水利万家,百姓开颜;是他们的奉献,让乌蒙之地山水殊胜,人文增辉。而徐震忠,是他们当中的普通一员。
9月16日,云南彝良“9·07”地震发生后9天,我在昭通市水利局见到了徐震忠。先前联系水利局宣传部门的时候,党办的负责同志几乎是不假思索地推荐了他,并且再三强调说“你一定要采访他,他是我们这里最辛苦的人”。
抗震救灾见忠心
水利局三楼的会议室里,挂着“抗震救灾指挥部办公室”的横幅,一张长会议桌上挤满了电脑、文件、矿泉水和其他一看便是加班用的物品。地震发生后,这里是昭通市水利局抗震救灾工作的大脑,指挥着全局水利干部职工开展抢险救灾工作。一个戴着眼镜的小个子男人从电脑后站起身,头发凌乱却面容和气,微笑着伸出右手:“你好,我是徐震忠,地震的震,忠心耿耿的忠”。随后,这位38岁的水利科科长,讲述了地震发生后他的故事。
9月7日,盐津县水子冲水库,徐震忠正在堤防上查看,突然手机响起,是单位打来的电话,一接之下更是吃了一惊:“彝良县发生了地震,赶快回来!”于是,匆匆交代工作之后,他就连忙从水库大坝跑下来往回赶。经过几个小时的颠簸,傍晚回到水利局,早已经过了下班时间,但是一看水利科的几个工作人员都在加班,徐震忠心里暗道不妙,情况应该很严重!于是他赶紧了解情况,组织人员,落实工作任务,带领整个水利科打起精神、奋力投入,一场统计震损信息、协调救灾物资的战斗无声地打响了。
搜集、统计震损信息的工作紧急且繁琐,汇总上来的数据要整理成表格,每小时上报一次,有时候忙得根本没时间吃饭。随着一个个电话响起,震损数字不断上升,到9月8日凌晨,已经上报的彝良地震损失已达2.6亿多元。9月8日下午,水利科突然接到一个紧急情况:有几个受灾县区的供水设施震损比较严重,有不少群众已经没水可吃了!这可怎么行?徐震忠马上催促水利科工作人员,赶紧核实具体情况,然后督促把水利局紧急联系到的管材分批送往灾区乡村,给老百姓紧急供水。然后他又亲自落实,一个个电话拨过去,一车车管材送出去,不知不觉就忙到了深夜。
夜半时分,水利局的周书记来到水利科办公室了解灾情,一见徐震忠还在忙活,当场就火了:“你怎么还没走?不是让你回去休息吗?”原来晚上10点多,周书记担心徐震忠的身体吃不消,就让他先回去休息,但徐震忠没听,就这么一直熬到后半夜,才被人轮换值班,回去睡了三四个小时。9日早上,徐震忠心里惦记着救灾工作,一大早就回到局里,想落实一下灾区的吃水情况,可是一进门后就发觉心跳得特别厉害,呼吸也开始变得困难,再然后,他就紧蹙眉头捂着胸口,慢慢地倒在了办公室的沙发上。
原来徐震忠患有严重的心脏病。早在2010年1月,有天中午加班的时候,他突然感觉胸闷喘不上气,入院后查出得了冠心病。当时的情况非常糟糕,心脏血管堵塞程度达到了90%以上,经过手术在血管内搭放了支架,医生嘱咐他生活要规律有序,尤其以后不能熬夜,不能劳累。但是地震后这几天的连续忙碌,终于让他的身体支撑不住了,要不是后勤宋科长发现及时,赶忙买来速效救心丸,后果真是不堪设想。可徐震忠却说:“当时灾情严重,随时都有灾民喝不上水,我们不管他们可怎么办,哪里敢走?”
徐震忠说,从9月9日开始,他又启用了他的袖珍小药盒。我看到他装在裤兜里随身携带,那是一个巴掌大的透明塑料盒子,里面分成六个小格子,每一格都装满各色药片儿。他半开玩笑地说,这些都是他的“还魂丹”。
小个子的徐老大
1997年,徐震忠毕业于云南农业大学的水利水电工程建筑专业。作为当年被市委组织部选中的十名优秀应届毕业生之一,他刚毕业就被派到鲁甸县水磨乡,在基层最苦的地方东奔西走,在细碎具体的农村工作中学习和锻炼。两年后因为表现优秀,他进入昭通市水利局,在工作范围最宽、工作任务最重的水利科,一干就是13年。2007年,因为突出的工作能力和优异表现,他被提升为副科长,2009年又正式成为水利科科长。
市水利局一共有4个业务科室,在防办、水保、规划3个科室之外,剩下的工作全部都归水利科,所以他们工作的繁忙程度可想而知。现在的水利科一共有7个人,除了徐震忠,其他所有人员都是从地方水利部门抽调来的,他们有来自水库管理局的、有电灌站的、有水管站的,虽然来自不同地方,但是紧张繁忙的工作气氛,却让这个集体凝聚了一种独特的活力,每个人都向他们的科长看齐,以工作为先,以科室为家,献身负责兢兢业业。地震发生后,没有人要求他们加班,他们自发加班甚至轮流熬通宵;当让他们回去休息时,他们中没有一个人先走,“徐老大还在,我们有什么理由先走?”
“徐老大”是他们给徐震忠起的外号。之所以叫徐老大,不是因为年纪最大,而是徐震忠的业务能力和专业精神在科里首屈一指,无时无刻不让他们心服口服。水利科有些同志来自基层单位,在水利规划和建设管理方面存在知识欠缺,徐震忠总是不厌其烦地倾囊相授,带他们察看现场、分析讲解,指导他们做规划、写报告。2003年云南省编制某灌区规划,徐震忠被借调在省里做资料汇总工作,趁此机会他认真学习用心钻研,在经验丰富的专家们那里获益良多。2005年之后,水利工作中遇到的项目规划越来越多,而地方上一些项目的编制人员底子比较弱,徐震忠就用自己的经验屡屡帮助编制人员,很多时候他都亲自动手,对不足之处进行修改和完善。在他的帮助下,许多水利项目规划都得到了上级的认可和赞许,而他对专业的精通也得到了每位同志的赞许和敬佩。2006年,徐震忠参与修建的永善县云荞水库获得当年的市政府优秀建筑奖,今年,他还被市委市政府评为先进共产党员,他带领的水利科获得全市唯一一个“十一五”水利建设优秀奖。
徐老大在科里的同志们心中,不仅工作态度没得说,在为人处事方面也让他们很是钦佩。小冯不是学水利专业的,来到水利科之后工作上困难不少,是徐震忠手把手地教她水利知识,把她由一个门外汉变成如今的独当一面。小冯还给记者讲述了一个徐震忠的小故事:去年局里的晋升副处级考试,本来徐震忠是准备好参加、也肯定能考过的,突然遇到水利部检查组到昭通查看饮水安全情况,此时局里没有人比他更熟悉情况,于是他果断放弃了考试,陪同检查组去地方查看工作。在随后的群众投票中,徐震忠的票数遥遥领先,但因为没有考试,他就只能等下次机会。小冯动情地说,徐科长丝毫没有后悔,他这样做让我知道了什么是大公无私,对我来说,他不仅是个好领导,也是难得的师长和朋友。
先天下之忧而忧
徐震忠有一个8岁的女儿,却已经上小学三年级了。他说由于工作太忙,孩子早上学就早点有人管着。但他却许久没真正见到女儿了,等他回家的时候已是深夜,女儿早已进入梦乡,第二天他很早出门的时候,小姑娘还在熟睡着。每个月都有三分之二的时间,徐震忠不是在水库堤防,就是在工程现场,根本顾不上家里的老婆孩子。夫人在市总工会的工作也很忙,但还是默默地支持着他,除了操持家务接送孩子,还会经常给他打电话,嘱咐他注意身体。徐震忠说,“晚上我经常都在家里加班,所以她知道我太忙”。地震后累倒在办公室的事情,他没敢告诉夫人,但后来夫人还是知道了,回家后拉着他含泪说:“实在不行,这个水利科长咱就不干了……你要有个好歹,我们娘儿俩没人照顾啊。”
徐震忠说,他最喜欢的一句话,是范仲淹《岳阳楼记》里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也是他一贯秉持的人生态度。在水利局的十几年,徐震忠很少像平常人一样过个双休日的周末,从2008年开始就基本没有春节长假,顶多只有一天半天时间,赶紧带着孩子去看看老人。他扳着手指历数着这几年的春节:2008年南方雨雪冰冻灾害,2009年一个病险水库出现险情要紧急加固,2010年发生西南大旱,年三十晚上他都在办公室打电话落实情况,询问哪里没水吃,2011年又出现雨雪冰冻灾害,连水利局办公室都没水可用了……连续几年春节,他都在办公室度过,在忙碌的工作中度过。
2009年11月到2010年1月,是徐震忠印象中最忙碌的一段时间。先是绥江县某水库出现了裂缝,他得知消息后迅速赶到现场,连夜制定应对措施,开展应急加固工作。还没忙完,又听到昭阳区某水库大坝中心部位下陷的消息,匆忙赶到之后又是连夜开会,商讨对策制定措施,第一时间解除险情。没过几天,昭通机场附近有一座水库又出现险情,于是再次紧急到现场处理,这边还没完事,又有座水库发生了后坡滑坡……两个多月时间,他马不停蹄地在几个县区来回奔波,暴瘦了十几公斤。徐震忠说,那段时间真是分身乏术,但又没办法,只能全力以赴解决问题,要是垮一个水库那可不得了。
这几年,随着中央对水利加大投入,水利建设轰轰烈烈,徐震忠更忙也更累了。谈及现在的水利形势,他只说压力特别大。原先基层的水利基础比较薄弱,不论是技术还是人员素质能力都比较差,跟不上水利大发展的形势。但是现在机会摆在眼前就得珍惜,必须把压力变成动力,抓住机遇争取项目,寻找渠道解决资金问题,尽全力加快水利建设步伐。徐震忠笑说,老古语不是说嘛,只要思想不滑坡,办法总比困难多!现在的形势这么好,我们还是会做成一些事情的,做成一些事情,不但自己会有成就感,就算对子孙后代也有个交代。
徐震忠说他崇拜的人是伏羲氏,因为在那么落后的时代,他都能根据天地万物的变化创建出先天八卦,从而衍生出易经,开华夏文明,确实很不简单。所以他也经常看《易经》,并且从中看到了处事的规律,看到了做人的简单道理。当让他谈谈对抗震救灾的感受时,他却夸赞起科室里的每位同志,说他们全力以赴、毫无怨言地救灾,牺牲了所有的时间,投入了所有的精力,他们的觉悟比他这个科长还高。这不由又让人想起动情的小冯,在谈起她带病工作的科长时,那夺眶而出的眼泪。
后记:
三天后,我在昆明参加彝良地震水利灾后重建规划审查会,又见到了徐震忠。这时的他头发梳得很顺,身着西服,显得文质彬彬。他自豪地告诉我,这两天他又忙完一件饮水安全管材招标的事情,等到落实之后,对彝良地震灾区百姓的饮水也很有好处。眼见水利科长又为大山深处的百姓做了一件实事,他那憨厚的圆脸上,满是一副神采飞扬的得意神情。
来源:中国水利网站 2012年9月2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