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自来水六厂内的动态监测池,池中水循环流动,每个池子不少于9尾鱼用于水环境生态监测

自来水六厂内的高锰酸钾投放罐

自来水六厂预沉池。原水进入厂区,经配水、预氯、预沉、投药、混凝、沉淀、过滤、消毒后,进入清水池,即成为可饮用的成品水。

金堂县农村集中饮用水源地

媒体团记者在自来水六厂取水口采访
中国水利网站讯 (记者 周妍) 四川成都是一座拥有2300多年建城史的城市,因“一年成聚、二年成邑、三年成都”而得名,自然禀赋优越,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水旱从人、时无饥馑,自古享有“天府之国”的美誉。中华环保世纪行采访团今日走进成都郫县和金堂县,实地采访农村集中饮用水源地生态保护、城乡环境综合整治等问题。
郫县:建立饮用水源保护专项资金
郫县是成都市最大的饮用水源保护区,自来水六厂位于三道堰镇,承担了成都市区80%以上的饮用水供水任务,日供水量达140万吨。
自2012年起,成都市级财政每年安排不少于6000万元用于市自来水六厂饮用水源保护,专项用于饮用水源保护项目建设、保护区内群众生态补偿等,并与水源地郫县政府签订目标责任书,年底实施考核。
自来水六厂采用双水源取水,保证了原水四季不断,取水口毗邻都江堰水系的徐堰河、柏条河,为“避洪蓄水、错峰取水”提供了条件。由于地势高差,自来水六厂取水和向成都市供水都采用重力流方式,因此没有取水泵房和送水泵房,自来水通过多条约28公里的输水管线进入成都市供水管网,具有高效节能的优势,是国内独具特色的重力自流节能型水厂。
金堂县:“两大一小”确保农村饮水安全
在金堂县,过去采用 “分散为主、集中为辅”的供水方式,如今则以“大水厂覆盖为主,小集中及分散联户供水为辅”。金堂县确定 “两大一小”的建设思路确保农村饮水安全,“两大”即:通过扩建东风水厂和县城自来水厂扩大集中供水规模,通过延伸铺设供水管网扩大自来水供水区域解决龙泉山脉以东丘陵16个乡镇、龙泉山脉以西平原5个乡镇饮水安全问题;“一小”即:通过高位水池、打深井、引泉、慢滤等小(微)型供水工程,解决深丘区分散居住群众饮水安全问题。
据悉,扩建后的东风水库总库容将达2610万立方米,成为以农业灌溉为主,兼顾工业、生活用水等综合利用的中型水库,可解决福兴镇等8个乡镇47个行政村11.62万亩耕地灌溉和龙泉山脉以东16个乡镇居民生活用水水源问题,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
“两大一小”使集中饮水工程尽可能覆盖到各个市县,同时,金堂县还尝试建立了饮用水源上下游联合保护机制。
成都市饮用水源主要来自岷江上游,对阿坝州的经济发展有一定影响。采取联合开办工业园区的方式,对阿坝州经济发展给予支持,由成都市投资60%,阿坝州投资40%,联合在金堂县淮口镇开办了“成阿工业园区”,占地面积30平方公里,利润按成都市35%、阿坝州65%分配,促进了产业转移和岷江上游生态环境保护。
来源:中国水利网站 2012年4月1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