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务院新闻办审批具备新闻登载业务资质的网站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1012006022
  首页 -> 正文


风从海上来 舞动梦节拍
——上海勘测设计研究院探索工程建设新模式向国际型工程公司跃进

2011-12-08

常州大运河东枢纽工程泵站流道钢模板安装(段予超 摄)

常州大运河东枢纽工程泵站底板钢筋绑扎(段予超 摄)

除险加固后的江西省永新县洞口水库大坝上游坝坡

除险加固后的江西省永新县丰源水库输水隧洞进水塔

江西省永新县禾山水库新建管理处房屋

    伴随着水利事业的蓬勃发展,上海勘测设计研究院(以下简称上海院)这家优秀企业在汹涌澎湃的市场经济大潮中破浪前行。多年来,上海院不断加大创新力度,引进与国际市场接轨的先进工程建设模式,探索多元化、国际化、一体化的战略发展路径,优化以设计、总承包、投融资为支撑的业务组合,为实现向国际型工程公司的跃升迈出了坚实的步伐。

    精心谋划发展思路,成为企业改制后的破冰之举;明确企业发展总体战略目标,为迎来新的历史嬗变而开拓拼搏

    进入新世纪以来,中国经济的崛起促进了勘察设计行业的迅速成长,同时也加剧了内部竞争,使行业格局发生了深刻变化。上海院历经从水利部划归上海市,从事业单位改制为科技型企业等重大转型,每一次浴火重生的蜕变,迎来的都是机遇、挑战和希望。
    当企业直面市场,曾遇到重重难题、种种考验,生存压力刻不容缓。在这样的关键时刻,上海院准确把握社会发展的脉搏,审时度势,求变求新,精心谋划发展思路,更加注重深入思考企业的定位、目标、战略规划与措施,更加强调以正确的方向引领行动,确立了在巩固原水利、水电主业基础上多方位、全过程发展的思路。“多方位”即立足水利、水电向其他行业发展,着力发挥新能源、环境工程特色。“全过程”即以前期规划咨询、设计带动项目管理、EPC总承包和工程监(检)测、监理等业务的发展。特别是以设计为龙头的总承包,有利于发挥设计的主导作用,发挥上海院设计专业优势,能为客户提供有效节约工期、保证工程质量、控制投资等高质量服务,成为解决企业未来规模发展的好途径。
    2005年,上海院提出创建国际型工程公司的目标;2009年,明确了“以咨询设计为龙头,以科技创新为核心,以水利、水电、新能源、环境工程为特色,服务全国,面向世界,具备工程全过程技术与管理服务能力,打造国内领先、国际先进、具有雄厚实力的国际型工程公司”的总体发展战略。战略明确后,很快就在全院形成发展共识。
    上海院院长石小强在接受采访时谈道:“之所以要创建国际型工程公司,是因为国际上已广泛采用工程总承包和项目管理模式,国家培育了一批与国际接轨的工程公司和项目管理公司,是深化建设项目管理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是与国际接轨的重要举措。创建以咨询设计为龙头的国际型工程公司也是国内勘察设计企业体制改革实现业务创新的最佳选择,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产业结构和可持续发展的战略举措,符合上海市委、市政府要发展一批总承包商、总集成商等生产型服务企业精神,也是贯彻落实国家和上海市提出‘走出去’战略的有效途径。”
    战略制定后,是强有力的推进和持续的探索。经过多年发展,上海院顺利实现了由水利水电勘测设计业务为主导的业务组合向以水利、水电、新能源、环境工程全过程服务为特色的业务组合的历史嬗变。

    以设计为龙头的EPC总承包项目发挥了自身优势,既赢得了业主和百姓的口碑,又在市场中取得重大突破,在企业经济总量中的比重大幅度攀升

    在江西省革命老区永新县,位于禾水下游的百姓今年汛期再也不受洪水的威胁了,因为多年来一直困扰在他们心头的“水患”已彻底消除。这完全得益于丰源、禾山、洞口3座病险水库的除险加固工程。工程完工后,3座水库影响大坝安全的因素已不复存在,水库安全有了保障;下游12万人口、10万亩耕地以及重要交通设施等得到保障;水库可以按照设计水位运行,可增加蓄水量330余万立方米,改善灌溉面积5.2万亩;防灾减灾和水资源调控能力显著增强,水库面貌焕然一新,达到了除险加固的预期目标。
    当人们称赞这一惠民工程的丰硕成果时,不禁要把目光投向项目所采用的EPC总承包建设管理模式。这种建设管理模式属于交钥匙工程。
    党中央曾提出用3年时间完成全国专项规划内的病险水库除险加固任务,国务院于2008年1月对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工作进行了全面动员和部署,江西列入国家专项规划的病险水库有668座,数量在全国各省中排名第一。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工作时间紧、任务重,丰源、禾山、洞口3座水库除险加固工程被列入江西全省国家专项规划内2009年开工建设的大中型水库,要求务必赶在中央要求的3年完成时间的截止时间即2010年年底前完成。
    江西省水利厅为落实科学发展观,力求探索并创新水利工程建设管理新模式,同时也是出于解决项目面广量大、建设管理力量相对不足的问题,决定将永新县境内的丰源、禾山、洞口3座中型水库除险加固工程作为试点,推行EPC总承包建设管理新模式。而上海院作为水利系统的对口支援单位,技术管理力量较为雄厚,拥有总承包建设管理的成功经验。再加上3个病险水库地理位置集中,以打包方式进行总承包,便于管理。鉴于上述因素,永新县人民政府委托上海院进行勘测设计、采购(包括施工及安装招标)、施工、调试及试运行总承包。
    接到3座水库总承包项目任务后,上海院立即组建江西省永新县丰源、禾山、洞口水库除险加固工程总承包项目部,总承包项目部按照合同内容和要求进行任务分解,逐一组织实施,具体负责实施3座水库勘测设计、采购、施工、调试及试运行总承包工作。
    从2009年8月15日进场施工开始,仅用一年时间,至2010年10月30日,3座水库除险加固工程按照设计内容基本完工,质量达到既定标准和要求。
    江西省永新县丰源、禾山、洞口水库除险加固工程是江西省乃至全国首次以中央资金进行总承包的公益性项目,该工程作为江西省水利建设行业建设管理新模式的试点,不同于以往的管理模式,在工程伊始,总承包项目部就结合工程建设的实际情况,和业主、监理、施工承包商协商一致,确定管理程序并按之实施施工管理,理顺了总承包现场施工管理程序。
    总承包项目部承担设计与施工管理职责,在水库除险加固工程施工过程中,对施工承包人的工程质量、进度、安全、投资、档案与信息管理几个方面按合同约定进行管理与控制。
    当记者问及设计单位作为总承包项目的龙头如何发挥自身优势时,该工程的项目经理、上海院副总工程师嵇仙宝介绍说:“以设计为龙头的EPC总承包,使建设链条中责任主体更加明确,缩短了建设管理链条,简化了建设管理工作程序,使设计和施工之间的联系更加紧密,有利于节约工程造价,有效加快了工程建设速度,同时将设计方面的技术优势发挥到施工项目管理上,也使工程质量得到更充分的保证。总承包单位直接向项目法人负总责,资金使用完全按照合同有关条款执行,资金的合理使用和安全得到有效保障,有利于廉政建设。”
    2010年10月28—30日,永新县丰源、禾山、洞口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分别通过江西省水利厅组织的竣工验收,工程施工质量均为优良。江西省水利厅副厅长文林在竣工验收会上指出:实践证明,总承包试点模式非常成功。其一,工程建设速度快,工期提前,比合同工期提前了9个月;其二,工程建设管理规范,质量优良;其三,计量支付控制严格,投资节约,节约投资15%;其四,工程效益显著。
    江西省永新县丰源、禾山、洞口水库的除险加固项目只是上海院拓展总承包业务的一个缩影。近年,宜兴横山水库除险加固工程、上海青少年活动基地风力发电场示范工程、上海市海港新城芦潮引河及出海闸工程、上海崇明前卫风电一期工程、广东惠来海上测风塔工程等总承包项目已经发挥效益。上海院新承接的总承包业务主要有上海崇明前卫风电二期工程、盐城市区饮用水水源生态净化工程中试工程以及上海崇明的东风西沙水库及取输水泵闸工程等项目。
    经过坚持不懈的努力,近几年,上海院的总承包项目市场取得了可喜的突破,赢得了业主和百姓的口碑,在企业经济总量中的比重大幅度上升。
    在谈到拓展总承包建设管理模式的体会时,上海院副总工嵇仙宝感慨地说:“总承包建设管理模式是水利工程建设发展的必然趋势。随着政治文明的逐步提高,政府职能的进一步转变,政府介入项目建设管理的局面会发生根本改变,采用EPC总承包建设管理模式,符合中央1号文件精神,有利于充分利用社会资源,使政府有更多的精力关注国计民生,在工程安全、建设资金安全的基础上,更加有利于干部队伍安全。我国关于总承包的立法滞后,不能让先行者承担法律空白带来的相关责任。希望相应的法律法规尽快出台,使地方政府和建设管理相关方有法可依。”

    在水利工程建设中开BT模式先河,缓解地方政府财政资金压力,提升了企业投融资能力和管理效率

    在位于江苏省常州市中心城区靠近丁塘港的大运河上,大运河东枢纽工程正在建设中。已近立冬时节,但江南的雨量依然充沛。一场大雨过后,施工现场依稀飘着雨丝,可记者在这片热土上看到的却是井然有序的忙碌景象。
    BT方项目经理、上海院副总工程师林玉叶和项目联合体成员中国水利水电第十一工程局有限公司的员工指着工程效果图向记者介绍工程的情况。该工程由一座32米节制闸和一座100立方米每秒的排涝泵站组成,它和在建的串新河枢纽、南运河枢纽都是常州市运北片的重要防洪节点控制工程,是形成大包围控制的必要条件,共同承担提高运北片防洪排涝能力和改善水环境与城市景观的任务。这3个水利枢纽在全国水利工程建设中率先采用了BT方式。
    今年中央1号文件中提出了要广泛吸引社会资金投资水利,鼓励符合条件的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公司通过直接、间接融资方式,拓宽水利投融资渠道,吸引社会资金参与水利建设。但水利建设属于公益项目,除了水电项目之外,大部分水利基础设施是无法盈利的,很难吸引社会资金。BT方式即“建设—移交”,是政府利用非政府资金来进行基础非经营性设施建设项目的一种融资模式。它由政府融资平台公司委托的代建单位或由政府组建的项目法人通过公开招标或经批准的其他方式确定投融资单位,由投融资单位负责筹措建设资金,并负责工程建设,是项目建成竣工验收或合同工程完工验收合格后,由政府融资平台公司或项目法人向投融资单位支付回购价款回购工程项目的一种融资建设方式。
    实践证明采用BT模式有利于吸引企业投资水利非经营性公益项目,解决地方政府财政困难,使水利建设项目早日实施,早日发挥工程效益,实现水利建设、投融资企业、金融机构三赢。
    常州市是长江三角洲重要的中心城市之一,位于太湖了解最新苹果版体育投注平台 的西北部,该市北濒长江,南临太湖,京杭运河穿境而过,区域内水网纵横交织,城市防洪和水环境问题比较突出。老运河常州段改线南移已完成,老运河南移对常州市原有防洪格局影响较大,但也为进一步优化常州市的防洪包围圈,打造常州市向景观城市和生态城市发展的目标创造了很好的条件。目前常州正在打造以“水”为中心,以文化为内涵,凸显常州市的“水景秀美、文运流长、城水相融、绿意盎然”的城市特色,构筑“看运河必到常州”的城市品牌效应。
    常州市运北片防洪工程是常州市城市防洪的保障需要,是提高区域防洪除涝标准,改善水生态环境,提升城市旅游品位,实现城市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需要。运北片防洪工程又是常州市城市防洪的重要组成及城市核心部分,工程的实施十分必要和紧迫。大运河东枢纽、南运河枢纽和串新河枢纽是6座运北片主要防洪节点工程中的3座,是运北片防洪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形成大包围方案的必要条件,已于2010年11月开工建设。
    作为常州市城市防洪规划编制单位,上海院长期以来与常州市相关政府部门和项目所在地的地方政府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这为项目的顺利实施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环境。
    根据《常州市城市防洪规划》,常州市运北片采用大包围防洪方案。招标内容为常州市运北片防洪节点工程大运河东枢纽、串新河枢纽、南运河枢纽工程的投资、建设以及工程竣工移交,包括负责招标范围内所有项目的投(融)资和施工期的建设、管理;负责组织工程相关验收、资料归档并移交;负责质量缺陷责任期内施工、设备材料供应商保修工作的管理以及投保建设工程所涉及的工程保险险种以及完成合同约定的其他事项。上海院在常州市政府的公开招标中顺利中标,成为该BT项目的联合体主办人。上海院在项目中投资5000万元,融资1.8亿元。BT模式的实践,为拓展水利建设融资新途径,进一步深化水利建设投融资体制改革起到积极作用。
    BT方式用于水利建设将会带来哪些利好?项目经理、副总工林玉叶深有体会地向记者介绍说:“BT模式在水利工程建设项目中的应用可缓解政府在水利工程项目建设中的资金压力,加快水利基础设施的建设,提前发挥经济和社会效益,同时政府避免承担项目建设期间的风险。项目公司抽调经验丰富的技术力量,解决了困扰地方行政部门技术力量不足、专业人员不齐全的矛盾。工程建设期间,BT方拥有对产品的所有权,是项目的‘业主’,俗称‘小业主’。项目公司这一身份的改变,为项目公司充分发挥自身管理和专业技术优势提供了基础,因此在整个项目建设过程中,可将设计与现场施工有机结合起来,有效解决施工中出现的问题,同时又可在施工中改进设计。建设中实施的合同管理、及时审计避免了不必要的各种干预,有利于质量控制、缩短工期、节约资金。”
    据了解,常州市运北片防洪节点工程大运河东枢纽、串新河枢纽、南运河枢纽工程BT项目还引进了社会咨询机构、跟踪审计和财务审计,对可能发生的违约和纠纷及时进行协调处理,以降低合同双方的风险。工程建成后,常州市运北片可达到200年一遇的防洪能力。在污染源治理的基础上,通过工程调度对运北片内河水水位进行有效调控,调活水体,引清释污,改善区域水环境。
    “BT项目既是投融资方式的创新,又是建设管理模式的创新。它作为一种新的政府特许投融资方式,法律性质、合同主体都比较特殊,目前还没有配套实施BT项目的完整法律法规体系,这给BT项目的实施带来一定的难度。我们期待相应的法律法规尽快出台,能在法律的框架下保障BT项目更加顺利地实施。”林玉叶对此充满期待。

    实施创建国际型工程公司的战略,锻炼了队伍,完善了内部管理体系,提升了企业核心竞争力,使企业愈发显现勃勃生机

    创建国际型工程公司,技术是核心,人才是关键,管理机制是保障。
    上海院从1998年开始试行项目管理,坚持以项目管理为中心、专业管理为基础的矩阵式结构管理模式,实行项目经理负责制。十多年来,从对单一的勘测设计项目进行项目管理发展为工程项目管理,进而在项目总承包工程的实践以及BT项目的实施中大显身手,不仅打造了一支实力雄厚的复合型人才队伍,而且对项目管理的认识逐步深化,通过建立规范化的、责权利明确的、激励和约束相结合的项目管理体系,进一步提高了管理水平和技术水平,告别了粗放式、经验式管理,在探索工程建设新模式过程中,建立了一整套标准的工作制度。目前已基本建立起国际型工程公司的管理体系,内容涵盖组织结构、商务管理、项目报价、项目管理、项目控制、设计管理、采购管理、施工管理、试运行管理、技术管理、质量管理、财务管理、信息管理、人力资源管理14个子体系,对规范项目管理起到了良好的推进作用。
    “因为水利工程具有很强的公益性的特点,以总承包和BT方式实施项目在水利行业还未形成气候,期待社会各方为此营造良好氛围,为探索水利改革与发展的新路积累经验。创建国际型工程公司的道路,有机遇,更有挑战和风险,我们会积极谨慎、坚定不移地沿着这条发展之路走下去。”上海院院长石小强充满信心地说。
    预计到2015年,上海院将完成战略转型,基本建成以水利、水电、新能源、环境工程为特色的国内一流的国际型工程公司。营业收入构成比例合理,总承包业务收入比例将达到50%以上,海外业务收入比例将达到30%以上。
    风从海上来,舞动梦想的节拍,在惊涛拍岸的轰鸣中将蔚蓝掀开、刷新,赋予她新的生命,朝着阳光彼岸扬帆……(本版图片除署名者外均由上海院提供)

我国南海东部外海海域首座海上测风塔——惠来海上测风塔

常州大运河东枢纽工程效果图

华能上海崇明前卫风电一期工程完工后的风机群

上海市第四大水源地——崇明岛东风西沙水库及取输水泵站工程效果图

    来源:中国水利网站  2011年12月8日

唐蔚巍


  相关新闻:




   
最新更新


 
图片报道


主办:betway苹果 设计制作/维护管理:北京激浪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投稿信箱:abc@chinawater.com.cn 编辑部电话:010-63205285,010-62980955 业务联系:010-63205284

京ICP备11042313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2781号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