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务院新闻办审批具备新闻登载业务资质的网站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1012006022
  首页 -> 正文


污染场地调查与风险评估培训班在京举办

2011-11-25

  中国水利网站讯 (记者 刘艳飞)11月24日,由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中国环境修复网、轻工业环境保护研究所联合主办的污染场地调查与风险评估培训班在北京举办。

  为期两天的培训班培训的主要内容包括,场地污染来源及污染特征、污染场地环境调查评价技术与实验室检查技术、污染场地风险评估、污染场地调查案例分析等四个主题。邀请了从事工业污染土地风险评估、地下水污染监测与修复等领域的9名专家,采取现场授课、互动解疑的方式进行培训。以期学员能够更直观、深刻地理解场地污染、地下水污染等领域的产生背景、基础知识、研究进展、存在问题、科学技术、国内外经验以及未来发展等内容。

  10月28日,水利部、环境保护部与国土资源部在北京正式发布《全国地下水污染防治规划(2011—2020年)》。《规划》要求,到2015年,基本掌握地下水污染状况,初步控制地下水污染源,初步遏制地下水水质恶化趋势,全面建立地下水环境监管体系。到2020年,对典型地下水污染源实现全面监控,重要地下水饮用水水源水质安全得到基本保障,重点地区地下水水质明显改善,地下水环境监管能力全面提高,地下水污染防治体系基本建成。

  《全国地下水污染防治规划(2011—2020年)》的出台将大大推动环保产业的发展。众所周知,污染场地给地下水的防治带来了极大的困难。近年来,我国工业企业搬迁和固废堆放等引起的污染场地的数量越来越多,其环境风险评估和环境修复已引起了中央和相关部委、各级地方政府的高度重视。因此,做好污染场地的调查和评估工作是落实《规划》的基础工作之一。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总工李发生研究员指出,“十二五”期间,各级政府将加速实施污染场地的环境修复,促进污染土地的再生利用和再开发。因此,正确认识我国污染场地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迎接未来挑战具有十份重要的意义。他认为,污染场地管理有7个亟待解决的问题。即亟待建立和完善污染场地管理框架、出台污染场地环境管理政策、建立污染场地发现和基础信息获取机制、制定污染场地判别和修复标准、明确场地修复责任、开展场地修复技术综合评价和应用、建立污染土壤修复的机制等。

  长期从事包括美国超级基金场地在内的污染场地调查、评价、修复方案制定及修复设计与实施的北京建工环境修复有限公司技术总监马骏博士,围绕地下水污染调查的方法和程序,结合美国的经验进行讲解。他指出,地下水污染调查是确定地下水污染的分布状况及迁移过程,以便设计有效的方法去除污染物或控制污染物的迁移。同时,他还重点讲述了地下水监测井建设的设备、材料、技术等内容。

  共有来自各行业的120名学院参加了此次培训班。

    来源:中国水利网站   2011年11月25日

刘艳飞


  相关新闻:




   
最新更新


 
图片报道


主办:betway苹果 设计制作/维护管理:北京激浪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投稿信箱:abc@chinawater.com.cn 编辑部电话:010-63205285,010-62980955 业务联系:010-63205284

京ICP备11042313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2781号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