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0日至25日,全国政协原副主席、中国工程院院士钱正英,国务院三峡工程建设委员会副主任蒲海清一行对三峡水库重庆库区消落区生态与环境治理状况进行了考察调研,长江委主任蔡其华陪同。考察组强调,要高度重视三峡水库消落区生态与环境保护,切实加强水库消落区生态与环境综合治理,进一步促进库区经济社会与生态与环境保护的协调发展。
三峡工程是当今世界最大的水利工程,其建成后,水位将以175米—145米—175米的调度模式运行,每年30米落差的水位变动将在三峡水库重庆段形成大面积的消落区,并将由此导致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此次考察活动旨在进一步推进库区消落区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有效应对三峡水库蓄水后可能出现的一系列生态与环境问题,促进库区经济社会持续发展。
考察组一行听取了重庆市三峡水库消落区生态与环境治理课题组的研究汇报,先后赴忠县、云阳、开县和万州等地进行了现场调研,并就三峡水库消落区生态环境治理问题召开了座谈会,认真交换意见。考察组一致认为,三峡水库消落区的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十分重要和必要,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采取有力措施切实加强库区生态环境保护。
在考察活动即将结束时召开的三峡水库消落区生态与环境治理课题研究座谈会上,钱正英作了重要讲话。她指出,库区环保的当务之急是让现有污水处理厂、垃圾处理场充分发挥作用,要尽快解决运行中存在的问题。对可能造成生态系统退化的水库消落区,要以保护水库水质和改善周边环境为主,重点运用生物措施,尽量恢复植被,实施综合治理。国务院有关部门要尽快牵头制定消落区生态与环境保护规划指导纲要。
蔡其华在发言中指出,作为三峡工程的设计总成单位,长江委几十年来为三峡工程及库区环境建设做了大量的工作,对可能引起的生态环境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研究,对水库淹没及库区移民、库区水污染防治工作提出的各项措施正随着工程建设逐步得以实施,目前进展顺利,并已取得显著成效。
蔡其华说,三峡水库消落区是水库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水库水位逆自然洪枯变化而形成,其生态属性十分特殊和复杂,且直接影响库区水生态环境安全,必须高度重视三峡水库消落区的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她指出,要将水库消落区作为湿地生态系统按特征和功能进行分类,采取相应的工程措施和非工程措施,统一规划,综合治理;要以保留水库消落区蓄洪功能为前提,尽可能保持水体流通。她还对三峡水库消落区生态与环境综合治理分区域提出了具体措施。
此次考察活动对于尽快制定并实施三峡水库消落区生态与环境保护规划、促进三峡水库消落区生态环境建设及整个库区建设,都将起到积极和重要的推动作用。
一起陪同考察的还有三峡办副主任高金榜,国家环保总局副局长王玉庆,长江委设计院院长钮新强、科技委委员翁立达、水工程生态所副所长常剑波等。
来源:长江水利网 2006年3月3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