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王曼玉
炎炎夏日,是出游消暑旺季,也是溺水等事件易发期、高发期,涉水安全必须引起高度重视!我们一定要紧绷涉水安全这根弦,切实增强防范意识,特别在多地迎来强降雨的时候,远离水库、山沟、溪流、河塘等潜在“危险地带”,切勿让“溺水之殇”重演。
令人痛心的涉水安全事故往往源自疏忽大意和心存侥幸。夏季常有群众、学生在河流、水库、湖泊水域滞留嬉戏,然而看似平静的水面实际险象环生,水草、淤泥、碎石块、旋涡等都可能导致溺水事故发生。当下正值汛期,突发的降雨也可能导致洪水发生,让身处野外溪流中的人们陷入危险。曾经的悲剧,一再为我们敲响涉水安全的警钟:每一个人都需要增强自我保护意识,不在沟塘、水库、河流边久留,不到水情不明、比较危险的水域游泳;要时刻关注预报预警信息,暴雨洪水天气减少非必要出行,不去地下空间、低洼地区、下穿立交桥等容易积水的区域,不到山区游玩;若身处山区,遇到突发暴雨,则要远离易引发山体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的区域,确保自身安全。
防“溺水之殇”,要从监管抓起。各级水利部门、各河湖管理单位必须明确属地管理责任,对水域值守全覆盖,重点加强对无人看管池塘、水库、矿坑的排查巡逻,做到重点水域有专人值守。同时,各地要完善预防应急预案,在溺水高发、隐患集中地区开展应急演练,不断提高处理突发事件的能力。
防“溺水之殇”,人人有责。我们要杜绝侥幸心理,牢记深刻的教训,切实增强安全意识,织密防溺水“安全网”,不让悲剧在身边重演。
来源:必威体育登陆 2023年6月2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