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个周末的傍晚,广西壮族自治区水利厅农村水利水电处办公室内灯火通明,韦春梅伏案疾书。她正在编制农村饮水安全相关政策文件,这是让广西群众从“喝上水”向“喝好水”转变的关键性抓手。
韦春梅是广西农村饮水安全工作的骨干力量,对农村饮水安全政策和全自治区的情况如数家珍。十余年间她不分昼夜,默默奋斗,把最美好的青春年华奉献给了农村饮水安全事业。
做农饮的行家里手
2008年,韦春梅大学毕业后考入广西水文水资源局负责水质监测工作。2011年,她开始从事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和管理工作,勤于思考、善于总结的她很快成长为骨干力量。
广西多是难以存住水的岩溶地貌,“滴水贵如油”曾是山区群众的共同感受,也是农村饮水安全工作的重点难点。2016年至2019年,韦春梅跑遍了全自治区54个贫困县,有时一个问题刚解决完,就要马不停蹄地赶往下一处,甚至一周内要不间断地辗转调研。十余年的辛苦和忙碌,不仅使她的业务技术水平得到提升,更锻炼了她坚强的意志。
韦春梅经常研学党中央、自治区农村饮水有关政策和文件,及时了解和掌握农村饮水安全政策和具体情况。在广西农村供水工作群里,无论是工作日还是节假日,只要市县相关部门负责人在群里咨询,韦春梅总是第一时间给予解答,大家亲切称呼她是24小时在线的“韦指导”。她还作为主要人员参与编制起草了《广西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十三五”规划》《广西农村供水用水条例》等30多项政策性指导性文件材料,为广西农村饮水安全工作提供了强有力的制度支撑。
做供水的实战操手
2016年,为精准施策,广西对全自治区106个县的贫困人口饮水状况进行核查整理。工作量大、面广、时间紧,韦春梅带领团队加班加点,将全自治区待解决饮水问题的100多万条贫困人口信息整理成册,具体到村到户到人,真正实现了摸清底数。在此基础上,她和同事们按照“一户一个清单”“一个项目一个清单”建立台账,清单式管理自此成为广西农村饮水安全工作特色。
近年来广西每年建设农村饮水安全项目达3000~4000个,其中85%以上的项目分布在山区,任务十分繁重。有的工程水池建设在高差500米的高山上,施工材料需要肩挑马驮,有的工程需要在大山深处或地下溶洞中勘察寻找水源,施工条件异常艰苦复杂。
就是在这样的条件下,排查暗访、规划编制、起草重点文稿、脱贫核验、成效考核……每项农村饮水安全重要任务中,都能看到韦春梅的身影。一次,她在河池市都安县调研,了解到当地一处偏远村屯急需解决饮水问题,由于还未通车,工程实施难度大,她和同事们在村民的带领下,手脚并用翻过几座山到达村里,现场踏勘研判后,及时修建了装配式蓄水池,解决了村民的饮水难题。
在韦春梅和饮水安全小组同事们的推动下,2016年以来,广西共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1.9万处,受益人口达1065万人,有力保障了农村饮水安全脱贫攻坚战取得最后的胜利,为广西连续5年在国家脱贫攻坚成效考核中取得“好”的成绩作出了突出贡献。
做群众的服务能手
农村饮水安全涉及千家万户,韦春梅坦言,这些年来她一刻不敢松懈。
在钦州市灵山县调研时,韦春梅发现工程水质浑浊,管理人员反映因为不会维修,不得不将净水设施关闭。她凭借多年工作经验,当即提出要去查看水源。一路翻山越岭到达水源后,她发现由于天气干旱导致水源水位下降,源水无法通过初滤池进行过滤,造成净水设施淤堵,找到了根本原因,问题彻底解决。
对群众反映的农村供水问题和诉求,韦春梅用心用情用力解决,她的真心实意,收获了群众赞扬。在隆林县德峨镇调研途中,群众听说她和同事们来自水利部门,解决了家乡多年喝水难的问题,一直握着他们的手说着感谢,更是有群众通过电话、写信的方式,表达着对水利工作最直接、最淳朴的肯定。
在韦春梅看来,农村饮水安全是一项有温度、有力度的工作,农村饮用水条件得到不断提升和改善,离不开在岗耕耘的一代代水利人,韦春梅只是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一名水利人的初心使命和担当作为。
如今,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对农村饮水安全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韦春梅将继续在农村饮水安全战线上苦干实干、勇毅前行。
来源:必威体育登陆 2022年4月2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