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说管理段是黄河最基层的单位,有着苦、有着累,但每个管理段都有着或大或小,或多或少的小菜园,夏种萝卜,冬种白菜,自给自足,悠然桃源。在甲醛肆虐,农药残留的现在,一垄垄一畦畦绿色、健康的蔬菜就成了黄河基层职工的“放心菜”。
一走进山东黄河河务局高村闸管所驻地,就被扑鼻而来的阵阵蒜香所吸引。锄头、铁锨躺在小菜园的田间地头,几名女职工正在拾掇着这些菜地,松松土,除除草,再拉着塑料管子浇浇水…….
“我们的小菜园虽然面积不大,但每个职工都分有一畦菜地,自己想种啥菜都行!”说起小菜园,倒也聊不完,“种的这些蔬菜不打农药,不施化肥,可都是无公害的绿色食品,随手一抹就能吃。”
在和她们交谈中得知,侍弄这些菜地也是她们日常工作的一部分,用大姐的话说就是“谁得空谁捯饬……”,只要闸上不轮班,自留地上都有职工在忙活。
眼前的这片菜地打眼看去得有一亩多,两步一小垅,三步一小畦,间隔地种着“叶菜”。大姐告诉我们,叶菜是统称,只要是食用叶子的都叫叶菜,一般这个时候,小菜园多是叶菜,等过些时候,就该下种萝卜、芥菜了。“我们种菜都是按季的,不用塑料膜,也不种反季节菜,夏天种蒜,西红柿,黄瓜,大青菜,冬天的时候就撒点菠菜,香菜,葱,再就是大白菜。可以保证一年四季不断菜,并且还都是最新鲜的。”
在刘春家管理段,后院里的两座塑料大棚格外引人注目,据段负责人介绍,这是冬暖蔬菜大棚,到冬天的时候,可以种植一些市面上不多见的新鲜菜,调调口味。“现在大棚里种的是黄瓜、西红柿和韭菜,看看,黄瓜不像摊贩上的那样直溜,西红柿也不如超市的通红,韭菜叶子更没有市面上的那么肥厚,从这些挂果都可以看出来我们是没有打农药、施化肥。”
不仅仅这两座冬暖大棚,还有近十亩的大田蔬菜,品种多达十余种,完全可以满足职工日常需求,有人开玩笑说:“没有小菜园以前啊,职工每到吃饭的时候都是发愁吃什么菜,而现在呢,吃饭的时候还是会发愁,只不过是愁这么多菜到底吃什么菜…….”虽是一句戏语,倒也透露出了今昔基层段所职工的生活变化。
管理段的负责同志介绍说,他们现在所享有的“口福”,得益于省局党组“关注民生”的承诺,省局党组没有提大而广、全而空的东西,而是从满足基层职工吃菜需要、提升职工食品安全的“小事”出发,结合“星级段(所)”的创建,提出了利用各基层河务段庭院土地优势,自主建设职工生活基地,实施科学规范的无公害种植技术,逐步改善基层职工的生活质量。
黄河基层管理段多临河而建,地处偏僻,远离城镇市场,周围也没有便利的农贸集市,多年来,吃菜难的状况一直令一线职工头疼。加之近年来食品价格不断攀升、食品安全问题日益突出,能够吃上平价菜、放心菜,成为基层职工们迫切的愿望。
“解决了基层段所吃菜难的问题,受益的是我们基层职工。一到菜园收获的季节,那热火的场面……,用现在时髦的说法,幸福指数老高了……”
不仅仅在这几个管理段,记者在采访中还了解到,山东黄河所属基层管理段几乎实现了全覆盖,并且种、养结合已渐成熟,每年为一线职工提供诸多肉蛋蔬菜等给养。
现实版的“开心农场”不仅满足了基层职工“舌尖上的幸福”,还实现了山东黄河河务局党组“关注民生”的郑重承诺。
来源:中国水利网站 2012年6月1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