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水利网站7月12日讯 (记者 王勇 种立博 通讯员 王开丽)春季以来,内蒙古自治区中东部地区因降水不足造成严重干旱,6月底,部分农区旱情有所缓解,但牧区受高温少雨大风天气影响,旱情仍在持续,灾情进一步加重。
按照国家防总安排,7月2日~6日,松辽委党组成员、巡视员王福庆率工作组代表国家防总赴重旱区呼伦贝尔市和满洲里市,查看两市旱情和受灾情况,并协助指导地方做好抗旱工作。检查过程中,工作组实地察看了呼伦贝尔市农垦谢尔塔拉农场、鄂温克旗草场、满洲里市扎赉诺尔区草场,以及新巴尔虎左旗甘珠尔苏木等地的牧民家旱情,对受旱牧民进行入户调研,并听取当地抗旱工作情况汇报。总体来看,内蒙古东部地区旱情持续时间长,受旱程度重,部分地区人饮出现困难。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抗旱工作,通过科学调配水源、强化抗旱服务、加大资金投入等措施,全力做好抗旱减灾工作,最大程度减轻了旱灾损失。
工作组就进一步做好旱情应对工作提出了3点建议,一是要加强雨水情研判分析,按照预案,从最不利情况出发,开展旱区饮水困难情况的摸底排查,制定保障群众基本生活用水的实施方案;二是要充分发挥抗旱服务组织抗旱排头兵作用,旱区各级防指要组织抗旱服务队深入旱区开展打深井、维修年久失修机井、拉水送水等工作,确保重旱区牧民生活和牲畜饮水;三是要引导牧民优化畜群结构,转变经营方式,结合合作社、联合经营方式整合草原,恢复大轮牧,提高牧民抵御灾害风险的能力;四是要统筹利用水利、农牧业等部门资金,因地制宜的开展抗旱水源工程建设,优化调度,合理利用水资源,建立长效机制,从整体上提高抗旱救灾能力。
来源:中国水利网站 2017年7月1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