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水利网站6月30日讯 黄河落尽走东海,万里写入襟怀间。大浪滔滔,千万里黄河之水拢聚着民族之魂,凝结着代代水文人的热血意志,在这沃野千里的黄河源区,驻守着满怀热情的水文人。吉迈水文站作为黄河源头第二站,位于海拔3954米的青藏险地,严苛的环境条件无时无刻挑战着职工的体能极限,但全体职工却用自己的身躯筑起一道坚固的防汛战线。
6月17日0时起,吉迈水文站水位由3952.03米开始上涨,“水位有起涨趋势,紧盯水位,随时准备测流”,在负责人的提醒下,大家紧绷神经,严阵以待,值班人员一刻也不敢松懈。直至6月23日7时30分,水位达到3952.95米,吉迈水文站迎来入汛以来第一场洪水,值班人员提醒全站职工做好抢测入汛以来第一次洪峰的准备。
在完成早上8时整的报汛任务后,负责人组织全体职工携带仪器设备迅速前往断面进行抢测工作。此时乌云密布、凄风冷雨,仿佛周围的一切都在与我们作对,而大家坚定的步伐就是对恶劣环境最好的回应。
“下雨吊箱有点滑,穿好救生衣和雨衣、戴好安全帽,两个人在吊箱上一切以安全为主,控制好吊箱,抓紧扶好吊箱围栏。”负责人耐心地叮嘱了一遍又一遍,大家有条不紊地做好自己的事情。两名同事穿好救生衣并对吊箱进行了详细检查。操作电脑的同事立即接好数据线,随着走航式ADCP顺利入水,抢测工作正式开始。缆道操控台的同事立刻启动吊箱,吊箱开始缓缓移动。由于流量过大,不少漂浮物顺流而来,但对吊箱上的同事来说这并不是什么难事,他们熟练的控制着吊箱的升降,顺利的避开了一个又一个来“捣乱”的漂浮物。凛冽的寒风夹杂着雨水,这对高空作业而言无疑是一种巨大的挑战,尽管吊箱已驶出数米,却不难发现吊箱上的同事脸上紧张的神情,但他们坚韧的眼神及每一个干脆利落的动作又让我们少了些许担忧。
9时35分,操作ADCP的同事欣慰地告诉大家,前四个测回数据准确有效,此时水位为3952.95米,测得洪峰流量419立方米每秒。未等大家放松下来,负责人再次叮嘱大家,近几天降水频繁且持续时间较长,水位定会持续上涨,要求大家密切关注水位变化。
目前,吉迈水文站水位暂时稳定,但吉迈水文站职工不敢有丝毫松懈,每一位职工都明白,重任在肩,不论遇到什么困难,都要拿稳自己手中的每一把“刀刃”,站好自己人生中的每一班岗。
年轻职工意气风发,正值风华正茂,作为新时代进步的青枝绿叶,面对这突如其来的考验,也同样恪尽职守,为黄河安澜抛头颅洒热血,贡献出自己热情洋溢的青春。
黄河黄,长城长,英雄百战四方走。作为防汛抗洪的一线人员,吉迈水文站职工始终秉持着艰苦奋斗、缜密踏实、鞠躬尽瘁的精神,面临艰巨的洪水形势时,大家敢于斗争,团结一致,攻坚克难。如此,定能踏平艰险、一往无前!
承风雨之难,受高寒之险,这是河源区水文人艰辛的工作写照。这是严苛环境中的恒久忍耐,雪山草地的守望,是日复一日,四季轮回的单调,更是坚定意志的表达。望着奔流不息的黄河之水,大家内心清楚的意识到,新一轮的战斗已然到来。吉迈水文站全体职工将肩负黄河安澜之重任,把好黄河水文之重关,立好黄河水文之旗帜,密切关注雨水情变化,圆满完成洪水测报任务,为建党一百周年献礼。
来源:中国水利网站 2021年6月3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