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永和乾坤湾 贺子毅 摄
□本报特约记者 孔小敏
黄河九十九道弯,最美莫过乾坤湾。
坐落于山西省临汾市永和县的乾坤湾,形似太极图,弯道弧度320度以上,被誉为中国最美的十大峡谷之一。2005年,乾坤湾被列为第四批国家地质公园;2008年,乾坤湾成为临汾市十大特色旅游景点之一。
蛇曲地貌横亘古今
永和县位于山西省境西南,临汾市西北隅,吕梁山脉南端,是晋西高原的组成部分,梁峁重叠,沟壑纵横,水土流失比较严重。
黄河蛇曲(山西永和)国家地质公园位于黄河东岸永和县南庄乡、打石腰乡、阁底乡,面积210平方公里,是以黄河干流晋陕大峡谷中五个巨大的河流蛇曲为主体。蛇曲地貌具有典型意义,似蛇如龙,美轮美奂,属具有重要观赏和科学价值的地质地貌景观。
《中国国家地理》总编辑单之蔷曾这样评价:“从空中俯视大地上的河流,它们蜿蜒曲折、百转迂回。如果选择笔直地奔向大海,会少走很多冤枉路,但江河并不喜欢这样直截了当的方式。它们的路径令人难以捉摸,充满艺术的美感、地理的奥秘。”
蛇曲之美,既有温婉轻柔,也有气势磅礴。黄河流经鄂尔多斯高原后,便进入晋陕大峡谷,沿崇山峻岭穿行流淌。这种类型的蛇曲叫作嵌入式蛇曲,河道形态宛如希腊字母“Ω”嵌于山岩之间。空中望去,河如巨龙,山似波浪,山河合奏出自然天成的黄河大合唱。
龙文化孕育发展
在美丽的乾坤湾,母亲河蜿蜒留恋,形成了惟妙惟肖的“龙”的图形,乾坤湾由此成为最早的“龙”的直观形象。中国地理学会专家认为,乾坤湾是地理意义上的龙之源。他们推断:几千年前,伏羲部落正是在乾坤湾旁的高山之巅,看到龙一样的黄河在眼前呈现,据此勾画出了龙的形象。在龙的习性中,“喜水”位居第一。龙的诸多模糊集合对象,可以说都是“水物”或“水相”。鱼、鳄、河马、水牛等生活在水中;蛇、蜥蜴喜处水湿阴潮之地;猪、陆牛、陆马、鹿等离开水也活不下去;而云、雷电、虹、海潮、龙卷风、泥石流等自然天象和雨、水关系密切,完全可以用“水相”称之。
无独有偶,位于临汾市的陶寺文化遗址中出土的彩绘龙盘,更加印证了“龙”这一形象在当地由来已久。在古代,盘子是用来盛水的,盘中龙象征水中龙,具有调和风雨的力量。早期人类赋予“龙”这一形象以丰富的寓意,通过彩绘龙盘,也表达出当时人们祈望风调雨顺、安居乐业的美好愿望。
取太极阴阳于此处
乾坤湾奇特的景观,留下了一个古老的神话。相传远古时,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伏羲在这里“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于是始作八卦”。正是有感于乾坤湾曲折回旋、山河相抱的奇观,伏羲氏悟出了太极八卦阴阳之道,开了华夏文明的先河。
黄河在永和乾坤湾,不仅展示了它外在的自然之美,更释放了其内在的精神之美。从乾坤湾不择细流的包容中,更能理解黄河汇集白河、黑河、汾河、渭河等40多条河流与上千溪川,体现出的海纳百川的胸襟。特别耐人寻味的是,在这块叫“永和”的神奇而美丽的大地上,天赐一道乾坤湾,将中华文化的精髓紧密相连。它所蕴含的天人合一、周而复始、生生不息的文化理念和博大精深的哲学内涵,赋予了“永和”更加美好的寓意。
来源:必威体育登陆 2020年10月2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