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中国水利”网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准许从事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业务的网站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10120170019
   
         
 
 
         
 
 
 
 
 
请收下一份献给泉城的生态厚礼
——山东槐荫河务局用好生态资源、服务城市发展记
 
分享到:
2018-10-12
航拍秋天黄河,千亩银杏林进入最佳观赏期,黄河大堤欣赏银杏叶成为市民首选。 肖东庆/摄
通过治理小清河源头睦里闸绿化美化工程,槐荫黄河大堤成为市民游乐的黄河生态景观公园。 张庆民/摄
  □ 李晓莹 张睿 王雅欣 李煜

  每逢秋天,当槐荫黄河岸边千亩银杏林的碧叶染成金黄,泉城济南的秋色就浮漫开来。

  《美爆!济南竟有如此壮观的千亩银杏林!好一片金黄!》《济南最美的银杏都在这了,秋季就得看这景儿!》……近几年,一入深秋,济南的媒体便为这一抹金黄兴奋起来。依着黄河生活的济南市民发现,不知何时,河岸边多了一条美丽的银杏大道,节假日里,携上一家老少,或约起好友亲朋,来到黄河边赏大河壮阔、看美景无边,成了济南市民的热门选择。

  近年来,借助济南市北跨携河发展和槐荫区打造“五区一带”省级旅游度假区的契机,槐荫河务局认清自身优势,主动融入携河发展,以文化旅游建设为突破,走出了一条区域生态与经济融合的绿色发展之路。

  全长约11千米的千亩银杏林,是槐荫河务局献给济南人民的一份礼物,而在该局的“生态大礼包”里,美景资源带来的厚礼还有更多。

  打造金色“生态名片” 用美景造福泉城市民

  槐荫黄河的秋是金黄,银杏树优雅挺拔,叶落满地华贵璀璨。徜徉其中,一袭锦绣繁华绚烂夺目。

  槐荫黄河的冬是素银,堤与河雪落如画,玉树琼花玲珑剔透。踽步其上,一派银装素裹苍茫浩荡。

  槐荫黄河的春是绯粉,紫叶李整树花开,粉色花雨浪漫飘洒。慢行其间,一路繁花相送欣悦甜美。

  槐荫黄河的夏是沁绿,大堤上垂柳依依,细叶荫浓碧玉荡漾。避暑其下,一缕凉风绕身清新致远。

  四季景致的美丽变幻,是槐荫黄河人送上的“生态大礼包”,在这里被泉城市民一一收入囊中。以千亩银杏林的金色“生态名片”打头阵,槐荫黄河人把堤防工程上的四季美景推介给济南。

  “绿水青山是美丽中国的生态资源,它既是百姓宜居的诗意家园,更是地方经济、单位经济的不竭发展之源。”槐荫河务局副局长张克鑫这样理解该局的生态资源优势,“地处济南城区中的槐荫段黄河堤防工程,除了首要的防洪功能之外,生态效益日渐凸显。水利建设与生态建设的融合,让黄河大堤在更加珍视绿色的未来,具备了更强的竞争力。”

  本就是济南黄河百里风景区一部分的槐荫黄河,天然具有较好的景观资源优势。在此基础上,槐荫黄河更是找准特色、放大优势, 利用好“千亩银杏林”这张金色的生态名片,一举撬开了该局融入城市发展的突破口。

  美景从来不易得。为强健的黄河堤防工程提升生态附加值,对内要加强规范管理,对外要做好品牌建设。

  近年来,槐荫河务局不断强化精细化管理,多次邀请园林专家为养护职工教授银杏修剪技术,每年适时对银杏树株进行整形修剪、浇水、施肥,并对原来栽植密集的银杏树株进行合理间裁、移植,保证树株生长良好。同时,该局实行职工分片管理制,把银杏树株“责任田”管理纳入绩效考核,对机关及运行观测人员实行“双岗责任制”,规范化的管理,让这片黄河下游最大的银杏林保持健康旺盛。除千亩银杏林外,槐荫河务局还为堤防工程规划了不同区域的别样景观,堤顶道路两侧的行道林是粉花顶戴的紫叶李、大堤两侧以及背河区种植了丝绦碧绿的垂柳,堤坡上则满是芳草萋萋,槐荫黄河大堤变成了季季皆景的生态长廊。

  用生态景观服务城市发展,是关系地方民生的大事,不能仅靠河务部门一家之力。如何开放治河?引起社会关注、借力地方政府,做好宣传工作是前提条件。

  2014年,槐荫河务局携手槐荫区委宣传部,借助“新槐荫”微信公众平台对黄河岸边的金色银杏林进行宣传。由于微信信息快速的转发传播,很多之前不知此景的济南市民,被槐荫黄河壮美的工程景观深深震撼。当年,千亩银杏林就吸引了大批市民观赏,山东卫视、济南电视台等当地媒体也赶来拍摄新闻素材。还有不少摄影爱好者,用相机记录下这醉人景色,发表在本地网络的各大论坛,形成了强烈的辐射效应。之后,每逢深秋时节,当千亩银杏林披上金黄色外衣,该局都会与济南电视台、《济南日报》等新闻媒体联合,大力宣传千亩银杏林美景,获得更大范围的关注。

  2016年11月,由济南日报报业集团、中共槐荫区委宣传部、中共槐荫区区直机关工委、槐荫区总工会主办,槐荫河务局承办的“美丽槐荫·秋韵黄河”摄影比赛如期举行。携手相看相依的情侣、高高举起金黄扇叶的孩童、长椅上阅读书籍的爷孙……深秋的银杏林给每个人都蒙上了一层梦幻金纱,一帧帧定格的美景,把槐荫黄河的美丽传颂得更远。2017 年9月,槐荫河务局协办的“助力北跨,黄河越野”2017黄河国际马拉松暨首届越野挑战赛圆满举行,参赛选手在槐荫黄河大堤上激情开跑,既体现了城市运动休闲的服务功能,也进一步扩大了槐荫黄河的知名度。

  张克鑫告诉记者:“2018年,对标雄安新区的济南新旧动能转换先行区开建,先行区规划了‘一带、一轴、两片、三区’的区域功能格局,将要打造横跨黄河两岸的现代绿色智慧新城。规划中的 ‘一带’即黄河绿色发展带,借助黄河景观资源推动‘携河发展’是未来大势,槐荫河务局有幸身在其中,一定会紧抓机遇,进一步融入城市发展,让槐荫黄河更好地造福百姓。”

  开启济南“生态之门” 借重力提升工程面貌

  槐荫黄河岸边四季炫美的生态景观陶醉了济南的市民,吸引大量游客、社会知名度不断提高的同时,也给黄河河务部门的管理工作带来了高度的关注和助力。

  依托槐荫黄河大堤边千亩银杏林的品牌效应和黄河工程建设管理的良好基础,济南多个生态文化景观项目选择花落槐荫黄河。

  根据济南市西部新城总体规划,槐荫区小清河北至黄河一带为生态区。槐荫区把槐荫黄河绿色长廊作为其中绚丽的‘一带’写入槐荫区‘五区一带’省级旅游度假区的总体规划。这为槐荫黄河治理开发与管理事业提供了机遇,为黄河生态建设创造了良好的外部条件。2016年,地方政府投资约1500万元,实施槐荫黄河生态景观建设规划,计划用6年时间打造以防洪、防汛为基础,融生态防护、休闲游赏功能于一体的滨河生态屏障。

  槐荫河务局办公室主任李昭强介绍:“因为槐荫段防洪工程是济南黄河大堤的起始点,所以负责项目设计的济南园林集团景观园林设计有限公司,在市民进入林带的主要入口设计了一个精致醒目的入口节点——‘生态之门’,象征着济南黄河的美景之门由此进入。”

  槐荫黄河生态景观建设规划的设计结构为,“一脉、四园、多片林”,其中“一脉”即黄河生态绿脉,立足生态防护作用,丰富使用功能;“四园”4个主题园区,赋予防护绿地休闲旅游的新使命;“多片林”即优化防护林植物品种,营造“嘉木纳荫、枫丹映翠、果木飘香”等多片缤纷风景林,增强植物观赏性。项目主体规划的4个活力主题园,贯穿了整个槐荫黄河大堤,走进“生态门户”后,游人可穿过绵延1.2千米的“林荫绿道”,观赏完“睦里清源”景点,即进入“露营公园”区域。目前,高规格的林下慢行空间“林荫绿道”和曾是槐荫八景之一的“睦里清源”已经建设完成。

  老济南人都知道,睦里闸是小清河的源头。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当时的水利机构在睦里庄西建闸,开凿新小清河,引玉符河水东流。今天的睦里闸,仍是本段堤防上重要的水利设施,同时也具有较高的文化意义。来到景观升级后的睦里闸,记者发现,这里已然成为附近居民休闲赏景的好地方。闸前小广场前,一排色调复古的瓷板画演绎了此地水利设施营造的文化内容;大柳树下,收音机里播放着戏曲片段,一群老人或坐或立对弈观棋。站在闸前凭栏远眺,秋日的睦里闸区域,一幅“小河萦九曲,茂木郁千章”的动人画卷。闸外是烟波葱茏的湿地风光,水面涟漪荡漾、清澈见底,岸边苇草摇曳、鹭鸟翩跹。坝南湿地中有两支溪流汇入闸下,东向的来自玉符河、西向的来自黄河,汇聚于此的除了河流,还有历史和今天。

  “除了近2年实施的槐荫黄河生态景观建设之外,共青团济南市委也与我们局联合建成了黄河青年营,这是一处倡导保护母亲河、开展环保公益教育的活动基地。现在,济南市多所中小学都选择来槐荫黄河开展课外活动,春日植树、秋赏银杏,参观黄河青年生态体验园、领略黄河文化,这里已经成为济南青少年生态教育的‘第二课堂’。” 李昭强自豪地说。

  依托打造金色银杏的“生态名片”,槐荫河务局不仅找准了区域经济、生态发展的结合点,单位自身也收益良多。在该局会议室满面辉煌的荣誉墙上,记者看到,槐荫河务局是“全国水利文明单位”和“山东省级文明单位”。这样的“双文明”单位本已难得,但副局长张克鑫说,他们正在进一步打造生态资源优势,向创建全国文明单位冲刺。

  一张金色“生态名片”,产生了正向的连锁反应,帮助槐荫黄河人叩开“生态之门”,也找到了尊重自然、面向未来的智慧之门。

  来源:中国水利网站 2018年10月12日

李晓莹 张睿 王雅欣 李煜
责任编辑:罗景月
相关新闻
 
水上“巡视组”
河清湖晏 尽显淮安好风光
山水融城的绿金淮北——安徽淮北市走上人水和谐的转型发展之路
浙江台州市:修复生态景观 打造水岸空间
璧南河的蝶变
欢迎访问“中国水利”网
     

主办:betway苹果 设计制作/维护管理:北京激浪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投稿信箱:abc@chinawater.com.cn 编辑部电话:010-63205285,18511059159 业务联系:010-63205284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