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拟开凿冰孔

安装雷管

连接引线
中国水利网站12月11日讯 (通讯员 张睿 王文政 刘泽)12月2日上午9时整,垦利县十八户黄河控导1号坝,气温0℃,但由于河风呼啸,体感温度远比0℃低得多。 有一抹橘红色为坝头带去一丝暖意——40名山东同利爆破公司黄河冰凌爆破队队员身着橘红色救生衣集结待命。
随着总指挥垦利河务局总工闫宝柱一声令下,各职能小组分别赶赴各自作业区域开始紧张操作,打冰孔、包雷、插雷管、布雷、运药包、连接引线,一道道工序严整、规范。作为模拟炸药的麻布包都受到了额外的“礼遇”,爆破队员小心翼翼轻拿轻放,运送过程中步速都特别注意放慢,这一切,都是为了最大限度地模拟冰凌爆破实战。9时30分,队长方昌华报告,模拟爆破成功。
这是河务部门联合地方爆破公司组建冰凌爆破队后的第一次演习,为此,冰凌爆破队认真筹备了近一个月的时间。在此前的内业培训中,山东黄河原冰凌爆破队的老专家和爆破公司的高级工程师讲授了冰凌爆破操作流程、最佳爆破方式和安全事项;还特别强调了黄河防凌工作的重要性,为新加入防凌队伍的爆破公司职工提高思想认识。为了不断提高冰凌爆破队的实战能力和防凌知识水平,这样的培训演习每年将举办一次。
联合地方爆破公司完成黄河冰凌爆破任务,是山东河务局防汛队伍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为了探索组建新型的冰凌爆破队伍,山东河务局筹备了一年的时间。
山东河务局原有13支冰凌爆破队,爆破队员以县(区)局河务局管理段和养护公司职工为主构成。随着国家日益严苛的爆破资质审查和爆破物资管理,黄河冰凌爆破队无爆破资质,已不具备实施冰凌爆破的资格。同时,申请爆破资质的成本非常昂贵。“加上每年还要支付一笔数目不少的维护费用与年审费用,需要一笔很大的支出,管理也存在极大困难。”山东河务局防汛办公室介绍,“缺乏爆破资质,不能完成冰凌爆破任务,原有的黄河冰凌爆破队已经名存实亡。”
如何解决这一问题? “要探索利用购买社会服务的方式破解冰凌爆破难题,确保防凌安全。”——这便是山东河务局给出的答案。
早在2013年底,按照十八届三中全会全面深化改革的要求,山东河务局以问题为导向,通过改革化解黄河防凌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初步提出了冰凌爆破队组建改革思路,即取消原有的黄河冰凌爆破队,选取东营、滨州两处历史上凌情较为严重的地区,开展冰凌爆破队改革试点,依托当地爆破公司,由黄河职工与爆破公司联合组建黄河冰凌爆破队,实现黄河冰凌爆破专业化与社会管理的有机结合。经过反复讨论修改,这项改革内容最终确定为山东河务局71项深化治黄改革任务之一,完成时限定在2015年12月,即黄河下游凌汛期开始前。
黄河职工充分发挥熟悉黄河防凌专业知识的优势,负责凌情观测、现场详细数据的收集,提供冰凌爆破的具体时间、标准及范围,制定冰凌爆破具体的实施方案,实施开凿冰孔等作业。双方将共同完成冰凌爆破教学培训、演练和冰凌隐患的爆破任务。
“虽然近几年凌汛期没有封河,但我们丝毫不敢懈怠。今年天气反常,如果封河流量较小,极易出现冰凌险情。为了做好防凌工作,我们提前做好‘领导、队伍、方案、技术、物料’五项落实,特别是新的冰凌爆破队的组建,为黄河安澜再添了一道新屏障。”总指挥闫宝柱说道。
来源:中国水利网站 2015年12月1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