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传平在疏通排水
中国水利网站 通讯员 毛宁 报道
12月26日上午,聊城堤防加固工程第一标段的施工现场,气温已经降到零下四五度,北风凛冽,寒冷刺骨,而老技师郭传平依然在淤区的围堰上来回忙碌着。
已经53岁的郭传平是菏泽黄河工程局第四工程处的老技师,也是老船长。本来他可以坐在温暖的办公室喝茶、看报,等着退休后回家享清福。今年初,单位领导找到他,打算再次让他干回老本行,当船长、挑大梁。抱着对工作的责任心和对工地的热爱怀念,他毅然接受了任务。
刚见到郭传平时,他正握着一根大竹竿,向正在流淌的泥水里来回拨弄着。“今天机淤刚结束,天气太冷,得赶紧把水排出去,免得留下安全隐患。”在工地上,郭传平的工作能力和经验得到了很好的应用,合理组织人员、提高机淤效率、预防和排除安全隐患等工作都被他安排的井井有条。
看到笔者正在给他拍照,他连忙摆手示意。“昨天一夜没怎么睡觉,也没顾得洗脸,太难看,你就别给我拍照了。”郭传平说,越到最后时刻,越容易出问题,他昨天一夜没敢休息,一边看围堰,一边疏通水道,防止积水过多,发生危险。在工地上,夜晚气温能降到零下10摄氏度,寒冷刺骨的北风刮在脸上像冰刀子一样,双层的大衣一会儿就冻透,回到临时帐篷里,捂上被子,靠着热水袋,等暖和了再出去巡查,循环往复。
“我是个急性子,前段时间施工进度有点慢,我们这帮人都憋着一股劲,想方设法得赶上来,现在终于完成了。”看着已经淤积完毕的工程,郭传平长舒一口气。在冬季施工的这段日子里,他带着同事24小时轮班倒,人停机不停,靠着一股劲头克服了冬日的严寒和身体的疲惫,按时完成了施工任务。由于长时间的严寒作业,他的双手一面是老茧,一面是冻伤。皮肤通红,嘴唇干裂,憔悴的脸上满是疲倦。
中午郭传平把大伙聚集在一起,一人一碗羊肉汤,一杯酒。“经过大伙的努力,咱们的任务按期完成了,但下一步的任务又紧接着开始。所以,今天和大伙在一起,吃的是庆功饭,喝的却是鼓劲酒,今天过后,咱们还得继续干。能行的,就干了!”“干!”大伙信心满满的扬起了脖子。
寒冬里,挡不住的是施工的热情。如今,郭传平和他的“战友”们依然活跃在施工一线,为迎接下一个胜利的到来而努力奋斗。
来源:中国水利网站 2013年12月2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