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水利网站8月6日讯 (记者 王继和 通讯员 鲁金锋)“一线班组评比第一名,奖当月工资标准的10%;第二名,奖当月工资标准的8%;第三名,奖当月工资标准的6%……”
这是记者7月16日在中牟河务局赵口工程班看到的该局防汛绩效考核办法的部分内容。
为了真正调动和提高一线工程巡查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中牟河务局从2011年就开始在班坝责任制中加入了绩效考核管理办法,收到了立竿见影的效果,在2012年年终河南河务局防汛检查评比中,该局的排名比2011年上升了4位。
2013年,中牟河务局在前两年实行防汛绩效考核办法的基础上,对这一办法又进行了修改和完善。目前该局的防汛绩效考核办法包括考核依据、考核细则、考核组织、考核标准、奖惩办法等内容。
赵口工程班班长李建伟让记者看了几个小本子,一本是《水位观测记载簿》,一本是《河势水情观测日志》,还有一个黑皮笔记本,里面每页都记录当日值班人员、当日上班人员、当日工作安排等,这是他的工作日记。李建伟原来是本局狼城岗工程班长,去年曾在本局的6个工程班的评比中得到过第一名。“我是今年3月调到赵口班的,到目前为止还没有评上过第一名,但我们班一直在尽最大努力争取。”
“评比不是目的,通过评比,先进的继续保持,更上层楼,落后的发现差距,迎头赶上,最终促进防汛和工程管理工作的整体水平,这才是我们想达到的目的。”该局分管防汛工作的纪检组长闫留顺对记者说。据了解,中牟河务局的防汛绩效考核机制,做到了有奖有罚,为做好防汛工作打下了基础。考核组定期对一线观测人员的巡查日志、各类观测记录进行检查,根据检查情况对每名职工的工作情况进行综合评分,对得分率较高的职工进行奖励,对得分率较低的职工进行处罚,从而打破了传统的“大锅饭”管理模式,使一线职工的工作情况直接与收入挂钩,真正体现了“多劳多得”的分配原则。
据了解,今年2月27日,河南省防指就印发了2013年省委、省政府领导防汛抗旱责任分工及防汛抗旱工作职责;细化并印发了各防指成员单位职责,重点明确了河道内安全隐患以及涉水生产安全等应急事件的管理责任;河南沿黄各市、县防指则在汛前对当地主要领导防汛抗旱责任进行了分工,明确了相应职责。
据了解,沿黄各乡镇都设置了堤防查险报险责任公示牌,明确了该乡镇辖区内的堤防长度、行政责任人、技术负责人及各村所辖堤段、责任人,并公示了接险电话、监督电话。
河务部门的防汛责任制更加全面和完善。据河南河务局防汛办公室副主任崔景霞介绍,今年汛前,河南河务局制定并印发了2013年防汛抗洪全员岗位责任制、2013年黄河调水调沙责任制和2013年防洪运行责任制,确定了各项责任制的运行时机,设置了相关职能组,明确了各职能组人员组成,提出了各项责任制运行期间的工作要求。所属各市、县河务局根据当地实际情况,也制定并印发了各单位的防汛抗洪全员岗位责任制和调水调沙责任制等各项责任制。
7月18日,记者在温县河务局采访得知,该局在汛前专门发文,对局副科级以上干部防汛责任分工进行了调整和明确,并要求各责任人6月15日前到各自责任段熟悉工程情况。同时建立了抗洪抢险全员岗位责任制、班坝责任制等制度。在温县黄河大玉兰工程班的会议室内,记者看到了大玉兰控导工程责任段划分表和沁河堤责任段划分表,其中大玉兰控导工程上每人负责350米长加4座坝,沁河堤上每人负责2233米。大玉兰工程班共有28个人,除了有险情时所有人员集中抢险之外,平时各自管护自己的责任段。
记者还了解到,沿黄河务局的各个一线工程班均制定有严格的班坝责任制,且将坝垛巡查、河势工情及水位观测等一线工作进行了具体的落实和分解,形成了“坝坝有人管、人人有坝管”的良性工作局面,为防汛抗洪工作的顺利开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说实话,黄河防汛责任制再全面、再完善,如果得不到落实,都是空中楼阁,像中牟河务局在班坝责任制中引入绩效考核管理的办法,无疑为我们怎样更好地落实防汛责任制开启了新的思路。”崔景霞最后说道。
已故原黄委主任袁隆曾就防汛责任制提出过自己的见解:“建立防汛责任制的目的,就是要增强责任心,而增强责任心,不仅要靠建立制度,还要靠政治工作,要提高政治觉悟,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
记者的理解,袁老提出的要增强责任心,也是在告诫我们要把责任制落到实处。
据了解,河南黄河今年发生的历次险情均得到了及时抢护和控制,保证了黄河防洪工程及两岸人民群众生命财产的安全。这其中,防汛责任制功不可没。
来源:中国水利网站 2013年8月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