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水利网站讯(通讯员 蒲飞)12月19日,记者从黄委召开的“数字黄河”工程建设与管理会议上获悉,“数字黄河”工程建设阶段性目标确立,到2020年,将基本实现治黄水利工作信息化。
“数字黄河”工程办公室负责人介绍说,“数字黄河”工程自2002年启动以来,基本框架已经形成,在防汛抗旱减灾、水资源管理与调度、水土保持监督监测、水资源保护、水利工程建设与管理、电子政务、黑河水量调度等方面,取得了一批影响较大的创新成果,为加快治黄现代化建设步伐作出了积极贡献。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数字黄河”建设将紧紧围绕治黄目标任务,按照全国水利信息化建设提出的统一技术标准、统一运行环境、统一安全保障、统一数据中心和统一门户的“五统一”要求,坚持需求牵引、应用至上的原则,坚持管理、应用、共享,完善、提高、拓展的思路,创新驱动,加快发展,以信息化带动黄河治理开发与管理的现代化。
到2015年,将基本建成黄河信息高速公路,实现关键工程管理的可视化,重要信息互联与传输的光纤化。基本建成统一的信息资源整合共享平台,实现水利信息资源应用的标准化、便捷化。基本建成实用的业务应用服务和黄河数学模型体系,实现业务运行的信息化、规范化,决策支持的模型化。基本建成统一的综合决策会商支持和应急响应指挥系统,实现全局性治黄业务管理的集成化、协同化,重大应急事件响应处置的网络化、智能化。到2020年,将基本实现治黄水利工作信息化。建成运行高效的黄河信息化支撑平台、有机协同的业务应用综合体系,实现水利信息化与治黄业务和综合管理全面融合,基本做到水沙情势可感知,资源配置可模拟,工程运行可掌控,调度指挥可协同。
来源:中国水利网站 2012年12月2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