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苏泗庄管理段

职工餐厅

浴室

休闲娱乐室

曾经的苏泗庄管理段
中国水利网站通讯员毛明辉6月13日报道:
“这哪是基层黄河管理段啊,简直是令人神往的‘世外桃源’!”
“基层黄河职工的生活这么好,这与过去黄河职工的艰苦形象反差太大了。”
……
这是日前山东黄河“走基层,看黄河”活动组在走访鄄城黄河河务局苏泗庄管理段时,记者们发出的啧啧感叹。
走进苏泗庄管理段庭院,左右两大片的牡丹林枝繁叶茂,两排郁郁葱葱的风景树交相互映,树下安放着石桌石椅,花丛中不时地传出鸟儿“叽叽喳喳”的叫声,中间平顺的水泥硬化路道一直铺设到楼底,三层洁白、宽敞小楼拔地而起,阳光透过玻璃斜射进去,不知名的鸟儿在窗前戏闹着,一幅静好的庭院画卷。
“我们管理段是首批被山东黄河工会授予的8个‘山东黄河五星级基层段(所)’之一,先后投入近400万建成,庭院占地26.2亩,其中牡丹园10亩,菜园子10亩。按照省局五星级段所的要求,健身场、羽毛球、乒乓球、图书馆、职工餐厅及娱乐、休闲等场所一应俱全。”苏泗庄管理段段长高贤峰带领采访组从外到内,从一楼到三楼参观,如数家珍般介绍着。
谈到管理段的变化,从低矮破旧的砖坯房到入住星级段所,40岁的高贤峰用他父亲的话“想都不敢想的生活”来形容,他爷爷和父亲都是基层的“老黄河”,经常从他们口中了解到旧时黄河生活的一些片段,“屋子四面漏风,冬天像冰窖,夏天像闷缸,下雨往外跑,收工满身泥”。“楼上楼下,电灯电话,”曾是以前基层职工的生活期望。
48岁的管理段职工刘兆格说:“这多亏了各级好领导,时时处处为咱职工着想,才有了现在的幸福生活。”现在住着‘别墅式’楼房,吃着无公害蔬菜,水、电、网及休闲娱乐样样俱全。原来段里条件差,离乡镇远且不方便,下雨天泥泞路都出不去,年轻人都不愿来,段内职工的平均年龄在49岁以上,青黄不接的问题凸显。如今段上生活条件大变样,河务部门自筹资金在门前修了5米宽的水泥路一直通向乡镇主干道,公交车不再绕着走,离县城虽20余公里,但是门口过往班车20分钟一班,回家很方便。防汛忙时家属还可以过来帮忙,吃、住都方便着呢。现在年轻职工也愿意到段上来了。
在管理段庭院后面,一畦畦错落有致的菜地星罗棋布,粗略的数了下,有黄瓜、豆角、茄子等10多种蔬菜,长得葱葱郁郁。职工正在给蔬菜浇水,一股股清澈的流水从水管中潺潺流向菜地。“局里给打了几百米的深水井,饮水工程已经完成,吃水得到了解决。这些菜地,年产蔬菜4万斤,供给职工餐桌,随吃随摘。”高贤峰介绍说,脸上挂着掩饰不住的喜悦。
伴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职工的工作热情十分高涨。每天,全段17名职工早上6点多起床去堤上打草,按照责任分工,在12.2千米堤防、1处险工、2处控导、32道坝上,开展工程养护、防汛、备汛和除险工作。比养护质量,比工程面貌,比工作进度,相互赶超,唯恐落下。在前不久刚结束的县黄河防汛实战演练中,大家心往一块使,提前完成抢护上延班坝石护坡防汛演习任务。在日前菏泽黄河河务局工程管理千分制评比中,该段获得了优良级好成绩。按照职工刘兆格的话说,“咱得对得起这份工作,落在后面可不中”。
在苏泗庄管理段,目睹了基层职工生产、生活条件的巨大变化及良好工作状态,看到了山东黄河河务局强有力具体措施的落实和职工一步步向幸福迈进的进程。工作着,生活着,快乐着!由衷的祝愿,随着各级惠民政策、措施和力度的不断加码,基层职工的生活越好越好!(摄影 胡洪沛)
来源:中国水利网站 2012年6月1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