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巍巍蒙山高,悠悠沂水长”这里是沂河,润泽万物、玉液琼浆,生生不息、源远流长……刘家道口水利枢纽就坐落在这片大河缠绕、风光旖旎的土地上,如船似帆、如梦似幻,宛若一颗明珠镶嵌于沂河水面……
近日,刘家道口水利枢纽管理局通过国家级水管单位考核验收,这是继灌南河道管理局沂沭泗局创建国家级水管单位的新突破,标志着沂沭泗局直管工程管理水平再上新台阶。
夯实基础 谋划蓝图 构筑创建坚实堡垒
刘家道口枢纽工程是沂沭泗河洪水东调南下续建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2005年12月6日开工建设,2010年4月竣工验收,该工程先后获得2010年度“大禹奖”和第十届“詹天佑奖”。刘家道口枢纽工程的投入使用实现了沂河洪水的东调入海,大大减轻了下游骆马湖、新沂河的洪水负担,可以更好地安排淮、沂、沭、泗河洪水,保障苏北、鲁南、鲁西南广大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充分发挥沂沭泗河洪水东调南下工程的总体效益。同时该工程兼有蓄水、灌溉等综合效益。
多年来,刘家道口水利枢纽管理局积极推行工程目标管理,提出了“一流的工程,一流的设施,一流的管理,一流的效益”的水利管理目标,按照水利部《水利工程管理考核办法》及其考核标准,认真开展组织管理、安全管理、运行管理、经济管理四个方面的考核工作,制定工程管理发展规划,找差距,定措施,不等不靠,不断提高工程管理水平,2006年率先通过国家二级水管单位考核验收。此后,每年按照《沂沭泗局水利工程管理考核办法》,对照考核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进行综合分析,集中梳理,制定严格的整改方案,狠抓各项整改措施的落实,稳步提高水利工程规范化、法制化、现代化管理水平,创建国家级水管单位愿景蓝图清晰展现。
明确目标 凝心聚力 打造创建特色品牌
2012年初,刘家道口水利枢纽管理局创建国家级水管单位工作被淮委、沂沭泗局列入年度工作目标。沂沭河局党委高度重视创建工作,多次召开专题会议进行部署,把国家级水管单位创建作为首要任务来抓。刘家道口水利枢纽管理局勇挑重担,树立“只为成功想办法、不为困难找原因,千斤重担人人挑、人人肩上有指标”的创建意识,通过扎实开展工程管理考核工作,进一步改善工程面貌,提升队伍形象,提高工程管理水平,走出了一条具有自身特色的科学发展之路。
一是完善创建机制。成立领导小组,制订创建方案,召开创建动员会,到先进单位参观学习经验,确保了创建工作深入人心,营造了良好的创建工作氛围。二是狠抓队伍建设。定期组织职工学习,努力增强全体职工的政治素质和业务水平,提升凝聚力和战斗力。三是加强党建工作。深入开展创先争优、三联三解三促、结对帮扶、道德讲堂等各项活动。四是重视档案管理工作。规范档案管理,加强工程档案的收集整理工作,刘家道口局档案室被为山东省一级档案室,并被评为“山东省档案管理先进单位”。五是狠抓环境建设。着力提升枢纽外部形象,使枢纽呈现出“洁、绿、亮、美”的喜人局面。六是细化目标任务,监控进展情况。经过长期坚持与实践,刘家道口水利枢纽管理局逐渐走出一条“以考核抓规范,以规范促管理”的全面量化考核新途径。
精细管理 改革创新 提升科学管理水平
在创建过程中,以科学管理为基础,注重以人为本,不断将精细管理、创新发展浸润到水利工程管理工作中去,为刘家道口水利枢纽管理局事业持续健康发展提供了强大的思想保障和智力支持。
一是注重制度落实。建立并完善各项规章制度的同时,加大对各项制度执行、监督和考核力度。二是切实加强安全管理。开展水闸注册登记,设备管理等级评定,进行确权划界,设置警告警示标志,开展消防知识培训和演习,开展隐患排查治理,时刻查纠整改隐患。三是强化控制运用。加强防汛抢险知识培训,规划操作规程,科学控制和调度洪水,战胜了今年沂河12?7洪水。四是推行水利现代化管理。制定管理现代化发展规划,建立水利工程管理信息平台,建设自动监测、监视、测报系统,以发展信息化管理为重点,建设现代水利。五是达标考核,不断促进工程精细化管理。以沂沭泗局工程考核为契机,进一步落实工程精细化、规范化、常态化管理措施,不断提高工程管理水平。
丰富载体 深化内涵 着力保障创建成效
近年来,刘家道口水利枢纽管理局始终坚持将全员参与作为创建工作的重点,充分发扬干部职工的奉献精神,将各项创建活动融入工作的各个环节,不断增强精神文明创建与工程管理的紧密度,精神文明建设呈现崭新局面,着力保障了国家级水管单位创建工作。
丰富精神文明建设载体,组织党员瞻仰烈士陵园,接受革命传统再教育;组织开展“学雷锋、比奉献”活动;定期看望福利院儿童;开展“手拉手”赠书活动,鼓励职工无偿献血,奉献爱心,回报社会等活动。全局形成了浓厚的文明创建氛围,先后获全国水利系统“模范职工小家”、“淮委精神文明建设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更涌现出勇救轻生少年的英雄事迹。
“今年花胜去年红 一年更比一年好”。达标不是创建的终点,而是继续前进的起点。刘家道口水利枢纽管理局正以蓬勃的朝气,满怀豪情,一步一个脚印,踏上新征程,成就新辉煌!
来源:淮委沂沭泗水利管理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