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水利网站4月1日讯 水质监测是引江补汉工程可研阶段的一项重要基础性工作。近日,长江水资源保护科学研究所按照长江水利委员会部署要求,组织技术人员赴宜昌市夷陵区、秭归县,丹江口市等地,开展工程涉及水域的水质监测工作,深入了解引江补汉工程水源区、受水区水质情况,推进引江补汉可行性研究和环境影响评价工作。
引江补汉环评工作是水保科研所2020年度重点任务,为将受疫情影响的水质监测外业工作补回来,该所根据疫情防控形势,从武汉外的随州、鄂州、襄阳等地调集监测人员,协调北京的监测单位运送采样和监测仪器,及时赶赴宜昌市夷陵区、秭归县,丹江口市开展工作。为确保3月底前完成枯水期监测任务,组织3个监测小组分头开展监测,对引江补汉工程龙潭溪方案取水口、归州方案取水口、汉江中下游受水点、安乐河、丹江口坝下等开展水质取样与监测分析。
据了解,此次水质监测项目包括《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规定的24项基本指标、5项饮用水水源地补充指标,以及叶绿素a和透明度等。目前,计划的12个断面采样工作已经完成,正送往实验室开展分析。下一步,水保科研所将继续深入贯彻长江水利委员会相关部署要求,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业务工作,压紧压实工作责任,为推进重大水利工程建设提供坚实支撑。
来源:中国水利网站 2020年4月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