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测量人员赶在抛石船工作前,在崩岸处进行抵近作业 (本报记者 王华/摄)
□本报记者 王华 通讯员 莫登华
4月19日,长江干堤湖北省洪湖市燕窝镇虾子沟险段突发崩岸险情,对堤防安全造成严重威胁。长江委水文中游局(下称中游局)根据上级部署,启动应急监测和初步分析工作,为险情处置提供了有力支撑。
面对突发险情,中游局在20日17点30分接到通知后,迅速启动应急预案。中游局局长徐德龙和总工程师毛北平紧急召集人员进行会商,调集资料,对崩岸河段河床冲淤变化进行分析。
但是,原有的崩岸段地形图比例为1∶10 000,难以开展更加精细的分析,急需加强崩岸附近大比例尺水道地形测量工作。根据外业人员的工作情况,中游局河道勘测中心负责人戴永洪给分别在嘉鱼和武汉的罗晔测量组和王超作业组下达了集结指令。
当时,两个作业组都才乘船抵达江中的洲滩上,刚刚开始测量。收到指令后,大家丝毫没有犹豫,立刻收拾仪器设备出发。21日13点,先期到达的罗晔测量组组员顾不上休息,立马分成两组:组长罗晔负责架设岸台,对GPS数据进行精度比测;船长赵卫民带着两名船员开始组装快艇,安装测深换能器。经过一番忙碌,水下地形测量工作开始。
由于等待渡船过江,戴永洪和王超测量组在21日14点赶到工地,他们负责岸坡地形测量,因为测量作业面比较窄,大家只能分成两队从上下游进行对向测量。截至当天18点,水下45条断面、岸上6公里岸坡测量工作全部完成。回到驻地后,测量人员立即对当天的测量数据进行校核整理。
22日,长江委水文局局长王俊在查看崩岸现场险情后,要求应急监测人员保质保量保安全,迅速提供应急监测和分析成果,准确及时为崩岸抢修提供应急技术支撑。
由于受抛石船作业影响,测量人员必须赶在抛石船工作前到达崩岸处,才能进行抵近测量。加之崩岸处水流紊乱,崩坎高达6米,且不稳定,随时有崩塌危险,测量工作组安排了人员观察崩岸。测量人员小心翼翼进入崩窝中,仔细对水下地形进行测量。
经过不间断奋战,截至22日16点30分,所有外业测量任务完成,共包括150个断面和约5平方公里的1∶2 000比例局部地形。当晚19点,所有测量数据全部移交接至内业组。
在加快测量数据处理过程中,中游局河道勘测中心工程师魏猛动员正在鄂州的内业人员进入战时状态,快速开展各个环节工作:魏猛负责数据的初步检查、校核,三角网构建和等深线初步生成;魏凌飞负责陆上地形成图;龙姣荣等女职工协助内业成图……
整个内业工作中最为繁琐的是水下等深线的修改整饬。由于崩岸区域水深较深,水下地形较为复杂,因此图上的等深线也较为凌乱。几位绘图员全身心投入,整个房间连续几个小时只有鼠标急促的点击声。截至22日24点,监测绘图成果被提交至中游局技术室。
23日上午7点,中游局内业人员根据最新监测成果进行分析,于当天上午12点形成了崩岸初步分析成果,从河床冲刷、岸坡坡度变化等方面阐述了发生崩岸的原因,并将资料成果提交长江委水文局,为深入探讨崩岸形成机理及抢险治理提供了科学依据。
来源:必威体育登陆 2017年5月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