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通讯员 傅菁 钟兮
“水文监测数据为三峡调度、沉船救援工作开展提供了很好的技术支撑,发挥了重要作用。”6月3日中午,一直在长江监利段沉船事件救援现场坐镇指挥的长江防总秘书长、长江委副主任魏山忠,来到坚守在救援现场的水文监测快艇上,看望长江水文应急监测队员,并转达了国家防总副总指挥、水利部部长陈雷的问候。
“长江监利江段发生沉船事件,请速到事件现场开展水文监测!”6月2日早上6点,长江委水文局接上级命令后,不到半个小时便派人赶赴“东方之星”客轮沉没现场,为沉船救援提供科学的水文数据。
据长江委水文局副局长程海云介绍,接到命令后,该局立即通知离事发现场最近的荆江局启动应急监测响应。6点30分,长江水文荆江局副局长段光磊率队赶赴现场,将事发水文断面的4段制监测调整为实时监测,并在半小时内完成了应急监测方案,成立监测、技术等多个小组,监测队员迅速集结……前后方联动的应急监测有条不紊展开。
“流量11 600立方米每秒、水温22.6摄氏度、最大水深17米……”6月3日上午8时,长江水文应急监测队成员、荆江局荆南分局副局长李清华在监测快艇上,向上级报出了刚刚监测到的水文数据。此时的长江监利段江面,雨一直下,在江面溅起朵朵浪花。事发后的第36个小时,救援工作仍在紧张进行中。
“收到,按第一套方案执行。”快艇上,应急监测现场总指挥、荆江局副局长许弟兵接到上级指令,立即部署监测任务。此时,江面上的风浪大了起来,监测快艇颠簸得厉害,有35年驾船经验的长江水文荆江局船舶驾驶员李阳涛握紧转向盘,再次驶向监测断面。
程海云告诉笔者,长江水文监利站监测断面离事发地点距离有18公里,监测到的水文数据不能完全满足救援的需要,为此,他们还专门在救援现场水域增设了一个临时监测断面,不间断测量。此外,监利水文站也加密了测次,配合一线测量搜集数据。
快艇甲板上,监测队员在一块呈黄颜色的M形漂浮板物体上装载ADCP,舱内的技术人员密切关注着电脑显示屏上不断变化的数据。李清华介绍,用这种三体船测量,解决了测流仪器无法在快艇上固定的问题,非常适合测量环境恶劣,或是小江小河的测量。
沉船事件水域水流紊乱,水文情况复杂,准确的水文数据能给救援决策提供科学依据。连日来,长江水文共派出了1艘测船、1艘快艇和1艘冲锋舟在事发现场实时开展水文监测。据统计,前后方共有50多人参与其中。
蒙蒙细雨中,参与救援的战士们正争分夺秒在“东方之星”上展开行动;百米外的江面上,长江水文应急监测队员在测量快艇上不间断测量,为救援提供精准的水文数据支撑。此时,他们都坚定着一样的信念:全力以赴,保障救援!
来源:必威体育登陆 2015年6月11日